1977年,山东姑娘魏振芳捡到价值10个亿的钻石,主动上交国家后只提出一个要求。 1977年的春天,山东省临沂地区的田野上,麦苗正吐露新绿。临沭县岌山公社常林村的农民魏振芳,像往常一样在田间劳作。这一天,她弯腰拾掇庄稼时,一块不起眼的石头吸引了她的注意。 阳光下,这块石头闪烁着奇特的光芒,与周围的泥土和碎石截然不同。魏振芳将它拾起,放在掌心细细端详。"这不像是普通的石头,"她心想,擦了擦石头表面的泥土,发现它竟然能反射出七彩的光。 "振芳,你在那儿发现了什么?"同村的李大爷走过来问道。 "不知道,可能是块特别的石头吧。"魏振芳将石头递给李大爷看。 村里的老人们都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会不会是什么宝贝?"有人猜测道。"哪有那么巧的事,咱们常林村能出什么宝贝?"另一位老人笑着说。 尽管不确定这块石头的价值,但魏振芳还是决定将它上交。"不管它值不值钱,可能对国家有用,还是交上去吧。"她朴素的想法代表了那个年代农民的纯粹与本真。 谁能想到,这块不起眼的石头竟是一颗重达158.786克拉的天然钻石!专家鉴定后的结果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这颗钻石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就算放眼整个亚洲,也是体积最大的天然钻石,在世界范围内排名第九。 消息很快传遍全国,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据专家估算,这颗钻石的价值不低于10亿元,这在当时是一个天文数字。面对如此巨大的财富,魏振芳却显得异常平静。 "你知道1937年的事吗?"县里一位老干部对魏振芳说,"那年,临沂也发现过一颗更大的钻石,重达281.25克拉,人们称它为'金鸡钻石'。但可惜的是,它被日本侵略者掠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听闻此事,魏振芳更加坚定了上交国家的决心。"国家缺少天然金刚石资源,这颗钻石应该归国家所有。"她的话简单却掷地有声。 华国锋主席得知此事后,亲自为这颗钻石命名为"常林钻石",以纪念它发现的地方——常林村。对于这个农家女子来说,这个命名是对她爱国行为的最高褒奖。 "魏振芳同志,国家决定奖励你3000元。"县委领导郑重地宣布这个消息,办公室里的每个人都面带笑容。这在1977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也不过几百元。 魏振芳低着头,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显得有些局促。当县领导问她有什么个人愿望时,她犹豫了一下,抬起头说:"我没什么特别需要的,但能不能给我们岌山公社奖励一台拖拉机?" 办公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没人料到,面对如此巨大财富,这个朴素的农村姑娘提出的唯一要求竟是一台拖拉机,还不是给自己,而是给整个公社。 "你们知道,我们公社春耕秋收都靠人力和牲口,一台拖拉机能解决很多问题。"魏振芳解释道,声音轻而坚定。 这个出人意料的请求很快传到了上级部门。考虑到常林钻石的巨大价值和魏振芳的无私精神,国家最终决定给临沭县奖励100万元,给岌山公社奖励20万元,并如魏振芳所愿,配置了一台拖拉机。同时,作为对魏振芳个人的奖励,她获得了3000元奖金,被办理了农转非手续,安排到附近的803矿当了工人。 当那台崭新的拖拉机驶入常林村时,全村人都出来迎接。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大事,意味着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村里的老人抚摸着拖拉机的钢铁外壳,眼中含着泪水。"以前一亩地要几个壮劳力干一天,现在一台机器就能完成。"老人感慨道。 而魏振芳,这位为村里带来变革的姑娘,已经开始了她在803矿的新生活。从田间地头的农民到工厂的工人,她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为人处世的态度依然如故——朴素、真诚、为集体着想。 1980年代,当记者找到魏振芳,询问她对常林钻石的看法时,她笑着说:"那颗钻石现在是国家的宝贝了,听说放在博物馆里,成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九大的天然钻石。比起这些排名,我更高兴的是它能为国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