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几年前,盛国玉还是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娇小姐,锦衣玉食,生活无忧。可她偏偏选择了另一

几年前,盛国玉还是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娇小姐,锦衣玉食,生活无忧。可她偏偏选择了另一条路——投身革命。 那是1940年代初,国共内战如火如荼,重庆作为战时陪都,地下斗争暗流涌动。盛国玉被革命理想点燃,毅然加入共产党,成为一名地下工作者。 她白天是温婉的家庭主妇,晚上却穿梭在街巷,传递情报,筹集物资。她的丈夫余梓成,也是地下党的一员,两人并肩作战,情谊深厚。 可谁能想到,这条路不仅充满危险,甚至连命都要搭进去。 1948年,由于叛徒出卖,盛国玉和余梓成双双被捕,关进了渣滓洞这座人间地狱。这里原是一座小煤窑,后来被国民党改建成监狱,专门用来关押共产党员和革命志士。 特务逼盛国玉供出组织秘密,可她咬紧牙关,宁死不屈。她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活着出去,找到丈夫,继续战斗!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在即,国民党政权如困兽般疯狂。蒋介石下达“密裁令”,要求在撤离前屠杀所有政治犯,销毁证据。 11月27日夜,渣滓洞监狱成为修罗场。特务们先是用机枪扫射牢房,300多名革命者倒在血泊中,随后又点燃大火,试图焚尸灭迹。 盛国玉在枪声响起时,脑中闪过一个念头:不能死!她猛地扑倒在地,装作中弹身亡,身体蜷缩成一团,尽量让自己看起来“毫无生气”。 血水浸湿了她的衣服,刺鼻的烟雾呛得她几乎窒息,可她依旧一动不动。 特务们并未就此罢休。他们提着枪挨个检查,遇见还有气息的就补上一枪,甚至用枪托砸向“尸体”确认是否死亡。 盛国玉的腰部被狠狠捅了一下,剧痛让她几乎叫出声,可她硬生生忍住,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她在心里默念:“不能动,不能动……” 终于,特务骂骂咧咧地走开,认定她已“死透”。那一刻,她才敢微微喘口气,可心却依旧悬着——火势越来越大,浓烟滚滚,她还能逃出生天吗? 大火烧了一夜,渣滓洞几乎成了一片废墟。黎明时分,解放军攻入歌乐山,击退残余特务,救出了包括盛国玉在内的15名幸存者。 盛国玉被救出时,身上满是血污和烧伤,虚弱得几乎站不起来,可她的眼神却透着光——她活下来了! 更让她欣喜的是,她在人群中找到了丈夫余梓成。他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虽然满身伤痕,可两人相拥的那一刻,所有的苦难仿佛都烟消云散。 据历史资料记载,渣滓洞大屠杀是国民党白色恐怖的极端体现,遇难者达300余人,而幸存者仅15人,盛国玉是其中唯一的女性。 盛国玉的生存,不仅是个人的奇迹,更是革命希望的象征。解放后,她和余梓成继续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用行动诠释了“红岩精神”——爱国、团结、奋斗、奉献。 多年后,盛国玉已是满头白发的老太太。她坐在重庆红岩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面对年轻人的采访,回忆起那段岁月,眼神依旧坚毅。她说:“那晚的火光和枪声,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但我更忘不了的是,我们为什么而战。活着,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不再受苦。”她还提到,装死的那一刻,她脑海里闪过的是丈夫的笑脸,是未完成的革命任务。 盛国玉还告诉年轻人:“不管多难,都要咬牙挺过去,因为希望总在前方。” 渣滓洞的火光,烧尽了黑暗,也照亮了盛国玉的生命。她用装死骗过死神,用信念撑过绝望,最终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盛国玉的故事,是无数革命先辈的缩影,是红岩精神的不朽传承。今天,当我们站在和平年代,回望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怎能不感慨:正是这些普通而伟大的灵魂,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的安宁! 信息来源:中新网、华龙网——《来听!红岩精神·永放光芒|盛国玉:渣滓洞大屠杀唯一女幸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