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仍然与中国土地有争议的地区及面积 目前,仍与中国存在土地争议的地区及面积情况如下: 陆地边界争议 1 中印边界: - 东段(藏南地区):面积约9万平方公里,印度实际控制并设立“阿鲁纳恰尔邦”。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印度通过移民和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存在。中国政府一贯主张通过和平谈判,本着互谅互让、相互调整的精神,公平合理地解决边界问题,这一立场在国际社会中也得到广泛认可 。 - 中段(乌热等4处):约2000平方公里,印度在1950年代侵占,控制乌热、什布奇山口等要地。中国对该区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印度的侵占行为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 - 西段(阿克赛钦):约3.3万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大部分,印度对巴里加斯等区域提出要求。阿克赛钦是中国新疆和西藏同印度交往的门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争议地区总面积约12.5万平方公里 。 2 中不边界:中不边界全长约600公里,争议地区包括白玉、亚东地区(包括洞朗),受印度干预。2017年洞朗对峙后,中不签署《加快边界谈判路线图@replace=10001》,但进展缓慢。争议地区具体面积暂无明确公开数据 。 3 中塔边界(历史遗留):帕米尔高原存在争议,原沙俄侵占2.8万平方公里,1990年代后通过谈判,中国收回1000平方公里,剩余区域以未定国界标示 。 海洋权益争议 1 南海争端: - 岛礁控制:中国(含台湾)实控9个岛礁,越南28个,菲律宾7个,马来西亚3个。中国通过三沙市建设和填海造陆加强实际管控。中国对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是中国的核心利益 。 - 海域划分: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存在专属经济区重叠,中国主张“九段线”历史权利,部分国家以《》挑战。中国依据国际法和历史事实,坚决维护自身在南海的海洋权益 。 2 东海钓鱼岛争端: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并主张中间线划分大陆架。中国主张以冲绳海沟为界,强调历史性权利。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