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时期,徽王骗娶了美丽的高丽大公主。一天,徽王和大公主对饮,有了三分酒意,把自己张冠李戴,冒名顶替的话竟吐露出来。大公主听了,心里却动了杀机。 明宪宗成化年间的大明王朝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京城北郊的宣德府邸里住着一位特殊的藩王,徽王朱见涛,这位天潢贵胄的人生轨迹因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彻底偏离了轨道。 这徽王怕是酒缸里泡昏了头。那夜他搂着高丽公主的细腰,嘴一滑就把狸猫换太子的戏码抖了个干净——原来当年求亲的画像偷梁换柱,真正要娶公主的堂兄早被他毒死在半路。公主手里酒杯晃了晃,胭脂红的葡萄酒泼在蟒袍上,像极了新婚夜没擦干净的血迹。 要说这高丽公主也是狠角色。第二天照样梳着大明贵妇的牡丹头,亲手给徽王熬参鸡汤,里头下的却是高丽秘传的“三日醉”。这毒药神得很,头两天人活蹦乱跳,第三天突然七窍流血,御医来了都说是马上风。公主跪在灵堂哭得梨花带雨,暗地里把徽王私造龙袍的证据往东厂太监袖子里塞。 藩王骗婚这档子事,搁老朱家不算新鲜。当年宁王还拿假圣旨骗过吐蕃公主呢,可人家徽王蠢就蠢在把政治联姻当儿戏。真当高丽是软柿子?公主陪嫁的八十个侍女里,十二个是训练有素的死士,妆奁匣子第三层藏着淬毒银针,连绣鞋底都缝着能割喉的刀片。 最讽刺的是朝廷的态度。明知道徽王搞鬼,成化帝硬是装聋作哑——毕竟用个冒牌货稳住高丽,比真派个亲王去和亲划算多了。直到公主把谋反铁证拍在御前,皇上才捶胸顿足说要“严惩逆贼”,转头就把徽王家产充了内帑。合着从骗婚到抄家,全是老朱家自导自演的皮影戏。 公主倒是全身而退。拿着朝廷特批的“贞节牌坊”回高丽,船刚过鸭绿江就改嫁了摄政王世子。徽王坟头草还没长齐呢,人家在新婚夜笑着对侍女说:“大明男人不如泡菜坛子靠谱,至少泡菜不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