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蒋经国在葬礼上仅用了一句话,就逼得宋美龄连夜逃往美国…… 蒋介石病重期间就开始琢磨挑选继承人的问题,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重点培养对象,宋美龄则是蒋介石在政治上的重要臂膀。 1975年4月,蒋介石前脚刚走,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你争我夺、暗潮涌动,双方都想出头,蒋介石的葬礼,成为了两人的“角斗场”。 蒋经国代表的是蒋家王朝,宋美龄背后有宋家和孔家的支持,两方实力相当,真要比拼政治筹码,各有各的高招。 不过要说到蒋介石的身后事,宋美龄即使作为蒋介石的正牌妻子,做了多年民国的第一夫人,还是比不过蒋经国拿出“名正言顺”的派头。 蒋经国的母亲,是蒋介石的原配夫人毛福梅,而宋美龄嫁给蒋介石的时候,蒋经国是很不满的,还曾因为这件事跟蒋介石产生龃龉。 毛福梅是个传统的女子,因为媒妁之言嫁给蒋介石相夫教子,在情投意合这方面,蒋介石和毛福梅是不合适的。 蒋介石在外多年,先后娶了好几任妻子,但是这些人都没能动摇毛福梅的地位。毛福梅虽然不得蒋介石的喜欢,但是照顾一家老小,生儿育女劳苦功高,在蒋家内很得尊重。 蒋经国多年来都在毛福梅的教养下,对蒋介石冷淡母亲是有埋怨的。蒋介石跟毛福梅说不上话,每次见面都忍不住要吵架,可是对大儿子蒋经国,蒋介石十分喜爱。 毛福梅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维系,主要就在孩子上,蒋经国被父母寄予厚望,双方都盼着他成才。 随着蒋介石的权势越来越大,宋美龄的出现,给蒋介石和毛福梅如履薄冰的关系最后一击。 宋美龄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是蒋介石政治道路上最好的婚姻对象。宋美龄背后家族势力,在商界、政界都有纵横交错的势力,是蒋介石争权夺利的好帮手。 蒋介石对宋美龄展开狂热追求,甚至为了跟宋美龄顺利完婚,不惜跟毛福梅离婚。毛福梅在蒋家呆了一辈子,这时候被“扫地出门”,那种羞辱和愤怒是可以想见的。 蒋经国身为长子,为母亲的遭遇不忿,为父亲的做法不耻,最后愤而出走苏联,干脆要拜脱蒋介石的影响,自己闯出一条路。 那段时间蒋经国没少跟蒋介石对着干,蒋介石很是头疼,一直想跟儿子修复关系,可是又拉不下面子。 直到蒋经国自己结婚生子,与各方势力牵涉越来越深,越能体会蒋介石当初在权力旋涡中心的抉择。 在蒋经国回心转意的时候,蒋介石跟毛福梅的关系,因为离婚也发生了转变,原本一言不合就争吵的两人,反倒更像亲人了,蒋介石也经常背着宋美龄关照毛福梅的生活。 种种因素作用之下,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俩的合作联系越来越密切,蒋经国和宋美龄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深。 蒋经国想要帮助蒋介石翻新气象,可是总会在工作中遇到宋美龄背后家族势力的阻碍,蒋介石跟宋美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少叫蒋经国忍气吞声。 有蒋介石在,蒋经国和宋美龄还能保持表面和睦,可是实际上,蒋经国代表的是蒋介石一方的亲信势力,没有孩子的宋美龄,依仗的始终是宋家和孔家这些老牌势力。 在国民党内部,深耕多年的蒋经国更为势大,但是在外面,第一夫人宋美龄更有威望,蒋介石的去世打破了二人之间的平衡。 在蒋介石的葬礼上,蒋经国和宋美龄可谓是泾渭分明,都想在葬礼上展现出自己才是主人。 不过蒋介石为儿子考虑的更为深远,他在台湾的布局,基本都传给了蒋经国。葬礼当天,蒋经国站出来宣布,要在日后把蒋介石和毛福梅合葬。 这句话既代表了蒋经国的孝心,又是对国民党未来重归大陆的期盼,一下子抓住了人心,宋美龄当时就明白,自己大势已去。 当了这么多年的第一夫人,蒋经国一句父母合葬,就让宋美龄的身份变得尴尬起来,她只好带着自己的财产逃往美国,从此再不理蒋家的事情。 参考资料:《蒋经国与宋美龄关系再探究———以为中心》,林孝庭,202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