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制造业回流美国,其实不是特朗普的专属,最早是奥巴马提出的。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口号,原因就是他到中国转了一圈后,发现2009年的中国,已不是1998年克林顿来中国所看到的。 那时候的中国跟克林顿1998年来的时候完全不一样了。克林顿那时候来,中国还在拼命追赶,工厂里大多是组装玩具、衣服这些低端活儿。 可到了2009年,奥巴马亲眼看见中国已经能造高铁、搞芯片,连美国货架上的电子产品都一水儿“中国制造”。他心里明白,美国要是再这么下去,制造业真要被中国掏空了。 奥巴马回去就琢磨,得把制造业拉回来。他搞了个“再工业化”战略,又是给企业减税,又是砸钱搞新能源、高端制造。那时候福特公司就把西班牙的发动机生产线迁回俄亥俄州,说是要“重振美国制造”。 其实说白了,奥巴马就是被中国刺激到了,想靠政策把产业链拽回来。特朗普上台后,把这事儿喊得更响,又是加关税又是威胁企业,但路子还是跟着奥巴马的走。 只不过特朗普手段更狠,结果闹得美国企业叫苦不迭,反而让墨西哥截了胡——好多厂子搬到墨西哥,贴着“美国制造”的标签又卖回美国。 说到底,美国两党都知道制造业空心化是个大问题,但谁也没招儿。奥巴马想靠技术升级慢慢来,特朗普想靠蛮力硬拽,结果都没成。 中国早就在产业链里扎了根,美国就算再折腾,也难撼动。就像特斯拉,上海工厂都成全球标杆了,美国本土连合格的电解液供应商都找不着,还谈什么回流呢?这事儿还得看中国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