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5月21日,Meduza发布对《时代》周刊记者、泽连斯基传记作者西蒙·舒斯特的采

5月21日,Meduza发布对《时代》周刊记者、泽连斯基传记作者西蒙·舒斯特的采访,访谈聚焦泽连斯基的蜕变、俄乌和谈及美俄关系。舒斯特认为泽连斯基“完全重塑了自己,变得更加强硬、自信,甚至有些陌生”。 其一,从演员到总统:角色的彻底重构 舒斯特回忆2019年初识泽连斯基时,其天真乐观、充满魅力,但显然未准备好与普京对抗。而战争爆发后,泽连斯基像穿上防弹衣般迅速进入新角色: --决策风格:从依赖团队转向乾纲独断,对核心圈子要求苛刻,曾因战略分歧撤换多名高官。

--公众形象:放弃喜剧演员时期的亲和感,刻意塑造「战士总统」人设,甚至在镜头前刻意淡化情绪波动。

--家庭关系:因全天候投入战事,与妻子叶莲娜的关系进一步疏远,后者曾直言家庭永远是他的第二优先级。 其二,泽连斯基团队对独立媒体态度矛盾 --初期合作:战争爆发后呼吁媒体「共同对抗俄宣传」,甚至发起“媒体马拉松”凝聚舆论。

--后期冲突:当《乌克兰真理报》等媒体恢复腐败调查时,乌总统府以“战时爱国”为由限制批评,部分记者被边缘化。 舒斯特称,“这不像独裁者的做法,至少他还允许争议存在,但战时状态确实让新闻自由空间收缩,类似罗斯福时期的美国。” 其三,和谈困局:普京的拖延战术与特朗普的矛盾助力 针对俄美19日通话后的谈判动向,舒斯特指出: --普京的策略:通过释放“愿意起草和平协议备忘录”的信号,实质拖延谈判以争取战场优势,“克里姆林宫清楚,乌方不可能接受割地条件,却故意制造美国施压的假象。”

--特朗普的角色:尽管其“亲俄倾向明显”,但对乌军事援助未缩减,反而因国内政治博弈形成“矛盾助力”:特朗普既想与普京交易,又需展示强硬,这种摇摆让泽连斯基获得微妙的谈判空间。

--泽连斯基的妥协:2022年坚决拒绝与普京对话的他,如今同意“先停火再谈条件”,这是“认清现实的务实选择”,但前提是“西方保证战后安全框架”。 其四,权力核心:泽连斯基与幕僚长叶尔马克的关系 被称为“灰衣主教”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实际角色是“执行者而非决策者”: --绝对忠诚:叶尔马克从不公开反对泽连斯基,即便私下有分歧也仅以「建议」形式提出,曾在2023年人事调整中一周内执行17项高层撤职令。

--高效管理:其铁腕风格引发前幕僚不满,但总统府运作效率显著提升,「泽连斯基说过,对叶尔马克有意见,就是对他本人有意见」。 其五,未来挑战:战后乌克兰的权力真空隐忧 当被问及泽连斯基是否担忧军方领导人扎卢日内的竞争时,舒斯特透露“双方存在默契制衡”,但强调更大风险在于: 如果战争持续到2026年,泽连斯基可能面临宪法限制(只能连任一届),而乌克兰缺乏成熟的民主传承机制。他现在是战时领袖,但战后如何退出权力中心,将是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