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这次算是捅了马蜂窝,英法加三国直接联合掀桌子。三国声明措辞严厉,痛批以军行动 "违反国际法",英国更率先祭出 "经济杀招"—— 暂停与以色列的自贸谈判,这相当于断了特拉维夫每年数十亿英镑的财路。欧盟更祭出《联系国协议》审查大招,这招就像给以色列套上了紧箍咒,未来与欧洲的贸易往来都得看布鲁塞尔脸色。 国际社会的态度变化堪称戏剧性反转。曾几何时,"自卫权" 还是以色列的免死金牌,如今却齐刷刷被批 "完全不成比例"。欧盟 27 国中多数支持审查协议,连英国、加拿大这两个传统盟友都倒戈相向,从 "坚定支持者" 变成 "最严厉批评者"。以色列这下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估计得哭晕在厕所。 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已达灾难级别。以色列封锁 11 周后,47 万人陷入 "灾难级" 粮食不安全,6 岁孩童体重不足 24 斤,6 个月大的婴儿体重甚至不到 3 公斤。北加沙所有公立医院被迫关闭,药品和食物价格飙升至黄金等价,联合国警告饥荒随时可能爆发。而以色列每天仅允许 9 辆卡车物资进入,仅为战前水平的 2%,这哪是救援,分明是慢性谋杀。 追根溯源,美国的长期偏袒难辞其咎。过去几十年,美国用每年 38 亿美元军援和安理会否决权为以色列撑腰,惯出了特拉维夫的骄横。但这次形势突变:欧盟带头反水,英国竟敢暂停自贸谈判,连特朗普政府都开始绕开以色列搞外交 —— 先是秘密接触哈马斯促成美国人质释放,又宣布解除对叙利亚制裁,甚至与伊朗展开间接谈判。这些动作释放出明确信号:美国霸权的遮羞布正在被扯下。 以色列如今陷入两难境地:继续军事行动将面临更严厉制裁,停火则无法向国内强硬派交代。欧盟和英法加的制裁大棒悬在头顶,若真实施全面贸易限制,以色列经济将遭受重创。正如国际观察家所言:这次事件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美国霸权的衰落,也让世界看到,中东不再是美国一家的棋盘。未来巴以冲突的解决,终将取决于各方力量的重新博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以色列再想肆意妄为,恐怕得先问问国际社会答不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