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首届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在西外举办

三秦都市报-三秦网讯(记者赵明)5月16日至18日,首届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雁塔校区举办。300多名来自国内外1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和硕博研究生参加。

5月17日,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黄玉龙,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刘风光,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南大学教授杨文地,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胡开宝,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彭青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蓝红军,河南大学教授刘泽权,西北工业大学教授林嘉新,西安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刘振涛,西安外国语大学教授赵战花以及副校级领导出席大会。

开幕式上,刘振涛代表主办单位致欢迎辞,对与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指出西安外国语大学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为我国的翻译学科发展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贡献“西外”智慧与方案。杨文地代表一级学会致辞,对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表示祝贺。

17日上午,彭青龙、胡开宝、黄玉龙、蓝红军和赵战花分别围绕翻译与国家形象、数智赋能与国际传播效能提升、翻译与记忆等国际传播核心问题做主旨发言。

17日下午共设置10个平行小组发言,同时举办了外语期刊主编论坛、外语学院院长论坛、外语学科建设与发展、外语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和青年教师科研发展6个分论坛。

5月18日上午,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雁塔校区西外宾馆举行。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会长、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中国外文局副局长、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副总编辑邱陆,西安广播电视台(集团)党委书记、台长、董事长解炜,总编辑周清,外交学院副院长、教授孙吉胜,大连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刘风光,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教授胡安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袁筱一,西安外国语大学校长吴耀武以及副校级领导出席大会。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黄友义,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译学馆馆长许钧教授线上参会。

董洪川希望,未来专委会能够进一步整合学界与业界资源,深化翻译与国际传播理论研究,探索跨文化传播新路径,助力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

于运全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将汇聚学界与业界的智慧,搭建跨学科交流平台,促进翻译理论与国际传播实践的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

许钧表示,专委会的成立体现了西外和学界同行在学科建设中对国家需求和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他对学会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

会议宣读了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的组织机构和理事会成员,并举行了聘书颁发仪式。

吴耀武指出,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新中国最早创建的四所外语院校之一,是西北地区外语教育与国际传播研究的高地,学校也率先成立了国内第一家翻译与国际传播学部,致力于打通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学科壁垒,强化与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未来,学校将与全国翻译与国际传播学界同仁一道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共同推动我国翻译与国际传播事业蓬勃发展,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于运全、吴耀武、邱陆、解炜共同为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共建基地及西安国际传播中心翻译实训基地揭牌。董洪川及周清共同见证。

在18日上午的主旨报告环节,黄友义、刘风光、孙吉胜、胡安江分别围绕翻译与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文学文化对外传播等问题做大会发言。

吴耀武在致闭幕辞中指出,翻译与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紧密围绕翻译与国际传播的前沿课题,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与学界同行一起致力于推动翻译研究与国际传播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际传播效能贡献智慧与力量。闭幕式由翻译与国际传播专委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夏登山教授主持。

会议结束前,吴耀武为学会第二届研讨会承办单位黑龙江大学高级翻译学院授旗。承办单位代表孙颖教授表示,黑龙江大学将全力做好筹备工作,为学界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期待与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哈尔滨共话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新发展。

陕西国际传播中心共建基地及西安国际传播中心翻译实训基地的成立入选国家级国际传播优秀案例,是省市国际传播中心共建的首批基地。未来将以两大基地的落成为契机,持续深化与省市国际传播中心的协同创新,培养更多“中国立场、国际表达”的复合型人才,推出更多“立足陕西、对话世界”的传播精品,为陕西构筑内陆开放高地、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更强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