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5年初,山东下崖村,八路军战士赵友金埋伏敌人由于太过专注,没听见撤退命令。

1945年初,山东下崖村,八路军战士赵友金埋伏敌人由于太过专注,没听见撤退命令。敌人上来时,他喊:排长,我要开枪了。才发现身边已空无一人,此时日军已到眼前。 赵友金猫在山东下崖村的土坡后头,手指头死死扣着枪栓。 眼珠子瞪得溜圆,盯着村口那条黄土路。 那年头刚开春,西北风卷着沙粒子往脖领子里钻,后脊梁早冻得发木,可脑门子上全是汗珠子。 这后生打小记着十年前那个火烧云的傍晚,爹把他塞进草垛子时说的那句"甭管听见啥响动都别露头",打那之后他就跟小狼崽子似的,见天儿磨牙等着报仇机会。 要说这后生命苦,十岁上就成了没爹没娘的野孩子。那回日本兵进村清乡,把他爹活活打死在当街。 等天黑透了从草窝子里爬出来,满村房梁都冒着黑烟,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相亲们。 打那天起,这娃就跟着八路军的队伍走了,衣裳补丁摞补丁,可腰杆子挺得比谁都直。 队伍里老兵都说,这娃眼里有火,是块当兵的好料。 熬到十八九岁上,赵友金天天缠着队长要上前线。开春那会儿听说鬼子又要来扫荡,后槽牙咬得咯吱响。 队长本来嫌他毛嫩,架不住软磨硬泡,临了塞给他把王八盒子,再三嘱咐要跟紧大部队。 头回上阵的小伙子不知道轻重,为省子弹跟鬼子拼刺刀,差点让人捅个对穿。 气得队长直骂娘,说留着子弹下崽子呢? 这回伏击战倒是学精了。趴在沟坎子里大气都不敢喘,眼瞅着膏药旗越来越近。百十号鬼子排着散兵线往前拱,皮鞋底子踩得冻土咔咔响。 赵友金后脖颈子发紧,手心在棉裤上蹭了又蹭。 正琢磨该不该报信,突然觉着后头静得瘆人——扭头一看,整条战壕早空了,就剩他个二愣子还撅着腚傻等。 要说人急了眼真能长能耐。这节骨眼上,赵友金反倒稳住了神。枪管子顺着枯草缝慢慢往外伸,准星套住那个挎指挥刀的鬼子官。 五步开外听得见东洋话,子弹贴着那人脑门心就过去了。这一枪打得真叫个寸,当官的一倒,剩下的鬼子兵立马成了没头苍蝇。 趁着乱乎劲,赵友金猫着腰往林子里窜,后头噼里啪啦的枪子儿全打在树杈子上。 后来打扫战场才知道,这愣头青歪打正着端了鬼子中队长的脑壳。 没了指挥的日本兵乱哄哄往山沟里钻,正好撞上八路军埋伏圈。这一仗打完,赵友金在队伍里算是出了名。 不过队长还是照旧敲打他:"打仗不是耍单帮,下回再犯浑,看老子不抽你!" 日子转到2023年,下崖村口立起块半人高的花岗岩。 清明节那阵儿,县里搞红色旅游的干部领着帮娃娃来扫墓。 有个白头发老头蹲在碑前擦相框,照片里穿粗布军装的小伙子笑得见牙不见眼。 村里老辈人都知道,这就是当年那个打冷枪的赵友金。 老爷子如今住在县光荣院,身子骨还算硬朗,就是耳朵背得厉害。 去年县电视台来做采访,问起当年那场伏击战,老爷子拍着大腿直乐:"要说那枪法,全凭小时候打雀儿练的手艺!" 信息来源: 新华网《山东抗日老战士口述实录》 央视新闻《红色记忆·寻找抗战老兵》专题报道 山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官网公示信息 《齐鲁晚报》2023年清明特别策划《永不褪色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