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莫迪可能万万没想到!本想靠第二次拉闸停水来打击巴基斯坦,结果让东方大国将中巴两国

莫迪可能万万没想到!本想靠第二次拉闸停水来打击巴基斯坦,结果让东方大国将中巴两国建造莫赫曼德水电站大坝的工程,提上了日程! 巴基斯坦的河流多依赖印度控制的上游,印度时不时就“掐”一下水流,尤其是农业大省旁遮普和信德,常常因为水量不足,庄稼收成直接受影响。 过去几年,印度多次在上游修建水坝或调整水流,巴基斯坦的农民只能干瞪眼,灌溉用水捉襟见肘。 这种“卡脖子”的招数,逼得巴基斯坦必须找到自己的出路。而莫赫曼德水电站的启动,就是巴基斯坦对这种制约的直接回应。 这座水电站坐落在开伯尔山脉的斯瓦特河上,地形复杂得让不少外国承包商望而却步。悬崖峭壁,山路崎岖,施工难度堪称地狱级。 可中国工程队来了以后,硬是把这“不可能”变成了现实。 工程队带来了上百台起重机和数千辆运输车,工地上机械排列得整整齐齐,运输车辆在狭窄山路上来回穿梭,愣是开辟出一条施工通道。 项目采用的是重力坝设计,坝高213米,装机容量800兆瓦,建成后每年能发28亿度电,足够点亮巴基斯坦西北部的大片区域。而且还能灌溉1.6万公顷农田,让当地农民不再为水源发愁。 中国团队的效率,让巴基斯坦工人开了眼。施工现场不仅有先进设备,还有专业工程师手把手教当地工人操作和维护技术。从混凝土浇筑到发电机组安装,每一步都井然有序。 巴基斯坦的工人一边干活一边学,慢慢掌握了复杂设备的操作方法。这种技术转移,不仅让项目进展飞快,还给当地培养了一批技术骨干。 工地上,巴基斯坦工人和中国的工程师并肩作战,语言不通没关系,干活的默契可不差。 水电站的意义,远不止发电和灌溉。巴基斯坦西北部是农业大区,但电力短缺和水资源不稳一直拖后腿。 项目建成后,稳定的电力供应能带动当地的小型工厂和加工业,新增的就业岗位预计能惠及数千家庭。灌溉系统的完善,也让农田产值有望翻番,粮食安全有了保障。 更关键的是,这项目让巴基斯坦在水资源上少了份对印度的依赖。印度想靠水源“拿捏”巴基斯坦的日子,怕是要不好过了。 而这是中巴合作的又一次加深。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巴基斯坦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没停过脚步。 莫赫曼德水电站不仅是工程项目,更是两国用实际行动打破地缘困境的证明。西方总爱说中国的项目是“债务陷阱”,可巴基斯坦的农民和工人却不这么看。 工地附近的村庄,已经开始用上更稳定的电,田里也有了更可靠的水。对他们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比什么空话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