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7年5月,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不幸被俘,敌人并没有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就将他关押

1937年5月,红九军军长孙玉清不幸被俘,敌人并没有发现他的真实身份,就将他关押了起来。孙玉清一进去,很多被俘的战士们都站了起来,敌人此时也察觉到了一丝不同寻常......

敌人注视着孙玉清,问道:“你好像在红军里很有威信?”

孙玉清保持了沉默,而这时,红军战士们似乎也察觉到了不寻常之处:这个敌人对军长似乎并不熟悉,他们深知绝对不能露出破绽。

于是,战士们纷纷移开视线,避免与孙玉清对视,敌人见状只得作罢,掉头“离开”了。

然而,他并未真的离去,而是悄悄移至窗边,默默地倾听着红军战士们的交谈。

孙玉清,原名孙宝善,生于1909年3月,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的革命生涯始于1927年11月的黄麻起义,当时李先念率领部队攻占了黄安城,孙玉清也在此时加入了起义部队。1929年,他正式加入红军,成为一名革命战士。

在1933年的反围剿战斗中,他的部队凭借卓越的战绩被授予“以一胜百”的奖旗,孙玉清也因此获得了“战将”的美誉。

在几次反围剿战斗中,孙玉清带领部队表现英勇无畏,多次立下赫赫战功,因此被赋予“夜袭常胜军”的光荣称号。

1934年接替王树声担任红三十一军军长,此时他年仅25岁,就成为红军的一员猛将。

在红军胜利会师后,红四方面军展开了宁夏战役。当时担任红九军军长的孙玉清带领部队成功渡过了黄河,当时他仅28岁。

然而,他们并没有料到这次西征竟成了一条不归之路。

他们面对的是残酷无情的马步青和马步芳的部队,“二马”调集了3万多骑兵和10万多民团,拼死向红军发动进攻。

红军虽然已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了使用枪炮,但在广袤的戈壁滩上,骑兵的优势仍然十分明显,红军士兵步行难以抵挡骑兵的猛烈冲击。

孙玉清在这场战斗中遭遇了严重的损失,第九军失去了大量的兵力,其中包括了军长孙玉清在内。

值得一提的是,我军内外部作风一致,上下级军官之间并无特殊待遇,因此,孙玉清也身穿简陋,身上只带了一支钢笔。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根本不了解他的真实身份。看到他文弱的外表,马家军们只以为他是一名通讯兵而已。

敌人在外逡巡片刻,却无所获,只得灰头土脸地退去,向头目汇报情况。

敌人离去后,士兵们方敢询问孙玉清:“军长,您无碍吧?”

孙玉清:“我无恙,一切安好。”得知军长平安,战士们方才松了口气,然未及述说往事,有一名敌人却又归来。

众人见状,怒不可遏:“你这背信弃义之徒,居然还敢现身?”

原来此人竟是红九军的叛徒,曾在一役中沦为俘虏,无法承受诱惑,最终背叛了革命大业。

叛徒认出了孙玉清,知道他是红九军的军长,于是将情况报告给了马步康。

马步康对待孙玉清恭敬备至,极力拉拢,不仅款待他美餐,更亲自相陪澡堂、闲庭漫步,甚至亲手缝制衣裳。然而,孙玉清对这些表面的殷勤视若无睹,不屑一顾。   面对软的无果,马步康决定施以强硬手段。他让弟弟马步芳将孙玉清的妻子陈淑娥也拘禁起来,施以严刑逼供。

几日后,马步芳安排二人相见,希望以他们之间的夫妻感情来威胁孙玉清。然而,这一手段并不能动摇孙玉清的决心。

见到受苦的妻子,孙玉清心如刀绞,但他仍然挺直了腰杆,对陈淑娥说:“你别怕!”

陈淑娥红着眼眶轻轻点了点头,与孙玉清用眼神交流,彼此之间传递着坚定的决心和默契的信任。   最后,孙玉清被处以极刑,牺牲时年仅28岁。

陈淑娥得知孙玉清被杀的消息,心如刀绞,万分悲痛。连续数天,她几乎没有吃下任何东西,一度想要绝食,以跟随丈夫共赴黄泉。   然而,一想到自己怀中的孩子,她点燃了对生存的希望,以孩子为力量,坚强地活了下来。   孙玉清牺牲后,我军高级将领纷纷举行了追悼仪式。彭德怀、朱德等几位老将泪如雨下。   1949年,在彭老总的领导下,我西北野战军进军青海地区。此时,西北野战军上下一心,铭记着孙玉清将军的牺牲。   在战场上,大家斗志昂扬,英勇无畏。短短几个月,马家军节节败退,最终覆灭。随后,马步芳匆匆赴洛杉矶,最终沦为丧家之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