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37年冬,一个地主带着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

1937年冬,一个地主带着300多个鬼子进山找抗联,鬼子怕迷路,边做记号边走,地主见状挠谄媚道:“太君,这么走太慢了,这条路我熟悉,跟着我走不会迷路的!”

汤原县南边的小山村里,刚驻扎过的抗联部队前脚撤离,后脚就来了三百多号日本兵。

这些穿呢子大衣的侵略者把老百姓都赶到打谷场上,刺刀尖上还沾着冰碴子。

人群里有个穿旧绸袄的中年汉子,姓黄,村里人都管他叫老黄。

这人平时不显山不露水,看着就是个普通庄户人,他耷拉着脑袋往日本军官跟前凑,拿手指头往东边老林子里比划。

带队的鬼子官瞅见他腰上扎着皮带,脚上蹬着棉靴,估摸着是个熟悉地形的,当下就让他带路。

队伍钻进林子的时候,天上又开始飘雪片子。,本兵每隔二十步就在树干上刻记号,雪地上撒黑炭灰。

老黄走在前头,时不时回头赔个笑脸,说这路他熟得很,用不着费劲做标记。

其实他专挑背阴的沟岔走,那些地方积雪能埋到人腰眼,冰面下藏着冻裂的石缝,三百多号人深一脚浅一脚,活像掉进面缸里的耗子。

头天夜里宿营,老黄跟鬼子说这山梁子能听见抗联的动静,等篝火烧起来,他裹着日本兵给的毛毯装睡,耳朵却支棱着听动静。

后半夜风刮得邪乎,哨兵缩着脖子打瞌睡,他把皮帽子往雪里一按,蹑手蹑脚顺着山崖溜了。

这一路走得凶险,手脚都冻得发紫,最后栽在棵老松树底下,正巧被抗联的巡逻队捡着了。

山洞里烧着松明子,老黄缓过劲来就急着要纸笔,他哆嗦着手画出三条沟两道梁,说鬼子困在黑背梁下的冰窝子里,那地方是个葫芦口,进去容易出来难。

抗联的连夜调集人马,天蒙蒙亮就把山口围了个结实,那些日本兵冻得枪栓都拉不开,没折腾多久就全交代了。

再说老黄这边,脚指头早就冻成了黑炭色,队伍要抬他转移,他摆摆手说认得山路,死活不肯走。

等开春队伍打回来,地窨子里就剩个破炕席,后山上多了块青石碑,村里老人说,那年大雪封山,老黄带着鬼子绕的不是山路,是直通阎王殿的黄泉道。

清明前后总有人来上坟,在碑前摆上烟叶子,念叨着那年月的事,风刮过老林子,雪粒子打在石碑上沙沙响,倒像是有人在应声。

如今山上的老松树还留着刀刻的印子,只是经了七八十年风雨,刻痕早被树皮盖住了。

放羊的老汉常跟后生们说,走山路得认准日头,别信那些树上划的道道,这道理,当年那三百多鬼子兵要是早知道,兴许还能留条命回东洋老家。

信息来源:文稿报——一人将300鬼子困死深山的抗联英雄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