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9年,埃及购买了我国50架歼6战机,可之后埃及空军居然说歼6性能落后,拒绝

1979年,埃及购买了我国50架歼6战机,可之后埃及空军居然说歼6性能落后,拒绝给钱,代表团团长刘国民有个大胆的想法.....

1979年的春天,中埃两国在军事贸易领域展开了一场跌宕起伏的谈判。

埃及空军急需补充战机填补第四次中东战争的损耗,而中国正从无偿援助转向有偿军售,双方首次尝试以商业形式合作。

这场交易的主角是50架歼-6战斗机,总金额达1.67亿美元,但过程中却上演了戏剧性的波折。

谈判初期,埃及副总理图哈密访华时,仍抱着“免费拿装备”的期待。

中国明确表示此次需按成本价收费,每架歼-6仅售120万美元,包含后续维修费用。

这个价格比国际市场同类机型低近一半,但埃及空军内部却炸开了锅。

部分军官认为歼-6性能落后,甚至直言“这种飞机连美国的F-4鬼怪都打不过”。

时任埃及空军负责人的抵制态度让谈判一度停滞,中方代表团在开罗酒店苦等一个月,连埃及军方的面都见不上。

关键时刻,中国航空技术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刘国民决定“曲线救国”。

他通过中国驻埃及大使馆联系到埃及副总统穆巴拉克。

这位曾担任空军学院院长的领导人一针见血:“中国飞机便宜耐用,最适合训练新飞行员。”

在穆巴拉克的干预下,埃及空军司令被迫重启谈判。1979年5月,合同终于签署,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战机交付后,埃及空军突然翻脸,以“性能不达标”为由拒绝付款。

原来,部分飞行员驾驶歼-6时发现其高空机动性不如西方战机,训练中频繁出现操控困难。

更棘手的是,埃及媒体开始炒作“中国卖二手货”,国际舆论对中国军工质量产生质疑。

面对危机,刘国民提出一个大胆方案——在开罗军用机场举办公开飞行比武,让歼-6与埃及现役主力机型同场竞技。

比武当天,沙漠烈日炙烤着跑道,二十多国武官和记者挤满观礼台。

中国飞行员驾驶歼-6表演了急速爬升、桶滚翻转等高难度动作,甚至在模拟空战中三次“咬住”埃及的米格-21。

当歼-6以贴近地面10米的超低空通场时,扬起的沙尘让观战者纷纷起身鼓掌。

埃及空军参谋长当场黑着脸签署了验收文件,1.67亿美元货款分文未少到账。

这场比武不仅化解了危机,还让歼-6在第三世界国家打响了名声。

事件余波持续发酵。1980年,埃及主动加购60架更先进的歼-7,合同金额突破2亿美元。1

999年,中埃合作生产的K-8教练机创下3.45亿美元军售纪录。

如今,埃及空军仍保留着当年购买的歼-6作为纪念机型,而刘国民的破局智慧被写进中国军工贸易教科书。

四十六年过去,当年力挽狂澜的刘国民已步入暮年,但仍在发挥余热。

2025年1月,他以七十五岁高龄深入黑龙江大兴安岭,督导广电网络整合工作;同年5月,又在中国社科院开讲《庄子注》的哲学思辨。

这位“军贸谈判活化石”的最新动态,总能在《中国航空报》和地方政府官网上找到踪迹。

俗话说得好,真金不怕火炼。当年那批歼-6用铁翼在沙漠上空划出的弧线,至今仍是中国军工走向世界的注脚。

而刘国民那句“闭着眼睛都敢签中国合同”的豪言,早已成为中埃两国特殊友谊的生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