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3年,地下党李振远夫妇遭遇日本宪兵检查。眼看要暴露身份时,突然,他们的女儿

1943年,地下党李振远夫妇遭遇日本宪兵检查。眼看要暴露身份时,突然,他们的女儿李琳扑了过来,不成想,这个举动竟然救了他。 李振远和周影梅这对革命夫妻的故事要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说起。 李振远出生在山东寿光县一个重视教育的家庭,父亲从小教他读书认字,灌输做人要像梅花一样有骨气的道理。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暴行让李振远义愤填膺,他通过同学介绍加入共产党,成为地下情报网络的重要成员。 在组织安排的学习班里,李振远遇到了改变他一生的伴侣周影梅。 这个扎着两条麻花辫的姑娘不仅识字快、算数准,还经常带着急救箱往战地医院跑。 两颗年轻的心因为共同的理想越靠越近,经过几年并肩战斗,两人在战火中结为连理。 女儿李琳的出生给这个革命家庭带来欢乐,也让夫妻俩的处境更加危险。 李振远执行任务时从不提及家人,周影梅既要照顾襁褓中的婴儿,又要完成组织交代的药品运输工作。 这种提着脑袋过日子的生活持续到1943年深秋,李振远在传递情报时暴露身份,左肩中弹侥幸逃脱。 日军在全城张贴通缉令那天,夫妻俩带着两岁多的女儿准备撤离。 同行的还有地下党员陈卓毅,四人混在出城逃难的百姓队伍里。 城门关卡处,留着络腮胡的李振远被日本兵拦下盘查,藏在衣兜里的手枪已经上膛。 关键时刻,女儿突然张开小手喊了声"叔叔"。 这个无心之举让日本兵放松警惕——带着孩子的外地人怎么可能是共产党? 一行人就这样有惊无险通过关卡,这段经历后来被党史研究者称为"稚子破局"。 战争结束后,李振远继续在公安系统工作直到离休,周影梅则进入卫生部门担任领导职务。 他们的女儿李琳长大后继承父母衣钵,在教育部从事教材编审工作。 2023年寿光县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展厅里特别复原了当年城门脱险的场景模型。 当地文旅局工作人员透露,李琳女士去年捐赠了父亲留下的钢笔和母亲用过的急救箱。 这些带着弹孔和血渍的文物,如今静静躺在展柜里向参观者诉说往事。 就像老话说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对革命夫妻用生命守护的理想,正在新时代抽枝发芽。 信息来源: 新华网《山东寿光红色教育基地正式开放》 央视新闻《抗战文物背后的故事》专题报道 《中国共产党党史人物志·李振远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