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86年,新疆一对牧民兄弟在山上寻找羊群时,竟发现一块巨大的陨石,上面透露着金

1986年,新疆一对牧民兄弟在山上寻找羊群时,竟发现一块巨大的陨石,上面透露着金光,在25年后,这块陨石竟被专家抬走,甚至说道:起码价值7个小目标。 2018年1月3日,新疆阿勒泰法院宣布了一个判决:驳回牧民居曼·热马赞要求归还陨石的诉讼请求。这个看似平常的判决,却是一场长达七年的争夺战的终结,背后隐藏着一个跨越25年的奇特故事。 这场争夺的焦点,是一块价值高达2亿元的巨大陨石。居曼和当地政府的争执始于2011年9月,当政府工作人员将这块被命名为"安拉之泪"的陨石从克兰大峡谷的乱石滩搬走时,只给了居曼2万元作为看护费用。 "我看护了它25年,它就像我的老朋友,怎么能说拿走就拿走?"居曼愤愤不平地说。感到被严重亏待的他,决定将政府告上法庭,要求要么给予更多的补偿,要么归还他的"老朋友"。 然而,这场争夺并非只有居曼一人参与。哈萨克族向导海拉提·阿依萨也站出来声称自己是陨石的"真正发现者"。按照海拉提的说法,在他2011年找到这块陨石并带领专家鉴定之前,没有人知道这只是块普通的大石头还是价值连城的陨铁。 "如果不是我的坚持,这块陨石可能永远默默无闻地躺在荒野中,"海拉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最终,政府给了海拉提5000元的补偿,他便退出了争夺。 时间回溯到1986年的那个夏天。居曼和弟弟肯杰别克在寻找一只走失的羊时,偶然在克兰大峡谷的乱石滩上发现了一块不寻常的巨石。这块石头在阳光照射下闪烁着奇特的红光,引起了兄弟俩的极大好奇。 作为诚实的牧民,居曼立即将这一发现报告给了村委会。村委会领导在实地查看后,无法确定这块石头的来历和价值,但直觉告诉他们这可能是个宝贝,于是委托发现者居曼兄弟继续看管它。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25年里,居曼在放牧时总会特意绕到那块巨石附近,默默地守护着这个不知名的宝贝。从青年到中年,他与这块石头建立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连接,仿佛它是荒野中的一位老友,陪伴着他度过了半生时光。 2011年6月的一天,哈萨克族向导海拉提·阿依萨站在新疆克兰大峡谷的乱石滩上,眼睛紧盯着一块被花岗岩部分遮挡的大石头。阳光照射下,石头表面闪烁着奇特的红光。这是他第二次来寻找传说中的巨石,第一次在4月份就铩羽而归。凭借多年寻找陨石的经验,海拉提坚信这块巨石不同寻常。 "我找到它了!"海拉提激动地说。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猎星人",他深知在新疆这个中国最大的陨石富集区,每一块可疑的石头都可能是来自宇宙的珍宝。但为了确保无误,海拉提没有贸然下结论,而是联系了北京天文馆的陨石专家张宝林。 2011年7月16日,张宝林和其他几名陨石爱好者,以及央视记者和当地旅游局官员在海拉提的带领下来到了克兰大峡谷。经过专业测量和鉴定,他们确认这确实是一块罕见的巨大陨铁,并为其取名"安拉之泪"。 "这块陨铁高2.3米,底部直径为1.5米,重达17.8吨,"张宝林介绍道,"它是中国第二大陨铁,在世界上排名第四,保守估计价值约2亿元人民币。" 更令人惊讶的是,科学家们发现,这块"安拉之泪"与新疆地质博物馆珍藏的"银骆驼"陨铁竟然是"兄弟"关系。"银骆驼"发现于1898年,重28吨,是目前为止全世界最大的陨铁。科学分析表明,这两块陨铁在进入地球大气层前是一体的,是同一块巨大陨石在大气层中燃烧爆炸后分裂形成的两个部分。 这一重大发现震动了科学界。随即在2011年9月,阿勒泰市政府派来吊车等设备,将"安拉之泪"陨铁从荒野中搬离,准备进行更深入的科学研究和保护。 而此时,一场关于陨石归属权的争端也随之爆发。海拉提认为自己是陨石的"发现者",应该得到相应奖励;而看护陨石25年的牧民居曼则认为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 "没有我的发现,谁知道它是陨石?"海拉提坚持道。在他的争取下,政府给予了他5000元的补偿。 但居曼并不满足于政府给的2万元看护费。2015年,居曼和他的两个儿子再次将政府告上法庭,要求归还陨石。这场官司持续了三年,最终在2018年1月3日,法院做出了判决:驳回居曼的诉讼请求。 法院的判决依据是《物权法》,该法规定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陨石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其所有权归国家,而非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