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之后,美国另辟蹊径,计划在沙特投资建立一个稀土产业链,对此很多人都说凭借美国的技术,建立一个产业链应该不难,毕竟稀土技术本来就是由美国率先提出的,他们有一定的技术积累。
这事看着是美国想绕开中国卡脖子,其实是场难打的硬仗。
沙特虽说探明稀土储量有320万吨,可那点矿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而且冶炼技术几乎是张白纸。美国MP Materials公司倒是有点本事,芒廷帕斯矿一年能产4万吨稀土精矿,可这么多年来,他们的矿一直拉到中国加工。现在想教沙特从头学起,就好比让骆驼在沙漠里学游泳——不是没可能,但费劲。
美国的技术积累确实有,可那是老黄历了。上世纪50年代,美国确实是稀土提炼的老大,可后来嫌这行又脏又累,把工厂全搬到中国了。现在想重新捡起来,光环保这关就过不去。稀土分离得用大量化学药剂,废水废渣处理成本高得吓人。
就说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了个重稀土分离厂,光处理放射性废料就被当地居民告了好几回,最后还是靠美国国防部给的2.58亿美元才勉强撑下来。沙特虽说有钱,可真要建这样的厂子,没个十年八年根本下不来。
更麻烦的是,中国手里攥着王牌。中国稀土储量占全球四成,冶炼分离产能占九成,尤其是中重稀土,那可是造导弹、雷达的关键材料,全球就中国能大规模生产。美国就算在沙特建了厂,也绕不开中国的技术。就拿MP Materials来说,他们和沙特合作的分离技术,其实还是当年从中国买的老专利,现在想升级都得看中国脸色。
沙特的算盘打得叮当响,想借着美国的技术把自己变成中东稀土中心,可他们的工业基础实在太薄。稀土加工需要大量工程师和熟练工人,沙特连个像样的职业技术学校都没有,总不能让石油工人去摆弄化学药剂吧?而且,稀土产业链得配套冶炼、精炼、磁体制造等环节,沙特连个螺丝钉厂都少,更别说建高科技工厂了。
美国有技术没产能,沙特有钱没本事,就算勉强搭起架子,也得好几年才能出成果。而中国手里握着稀土矿和核心技术,就像岸上的渔夫,看着他们折腾。等美国真把产业链建起来,中国的稀土技术说不定又升级了,到时候他们还得乖乖回来求合作。这场博弈,中国手里的牌可多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