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2025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行动"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国际“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大会暨博览会(成果展)将于7月在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绵阳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共促新质生产力国际合作,人工智能推动空天产业升级”为主旨,"智能驱动空天,数字赋能未来"聚焦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深度融合,打造"资本+产业+孵化"生态闭环,助力低空经济、商业航天、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国际合作与产业落地,为四川省建设国家战略腹地注入新动能。
从三线建设到科技城建设再到成渝副中心建设,从另一个侧面看都是在建设中国国家大后方和国家战略腹地。而最近惊爆网络的消息,国家已经把未来二三十年最具先进生产力性质的重大科技装置布局在了绵阳。
国际视野赋能科技城,共绘产业创新蓝图
作为中国重要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大会发展陆续邀请俄罗斯、英国、法国、巴西、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阿联酋、巴基斯坦等十余国代表团参加,涵盖院士专家、企业领袖及投资机构代表。活动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定位,通过政府推介专场、院士论坛、产业对接会等形式,推动绵阳的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深度结合。
据悉,大会将云集中国航空航天科技集团相关院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等"国家队"科研机构,以及产业链头部企业,并特邀清华大学、哈工大、北航等顶尖高校专家,围绕智能制造、商业航天应用、低空经济场景等展开研讨。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国航空学会、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权威领军人物加入、为产业生态闭环提供智力支持。
绵阳优势凸显:科技城+战略腹地,打造西部创新极核
绵阳作为中国唯一科技城,"两弹一星"发源地,走出了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王淦昌等科学家。有精神传承和国家级科研院所集聚的独特优势,近年来在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突破。四川省明确提出将绵阳纳入"国家战略腹地建设"核心布局,其产业基础与政策红利为大会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支撑。
本次大会特别设置"绵阳政府推介专场",重点展示科技城在商业航天产业链、智能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创新等方面的孵化能力,并推出人才与专项投融资服务,推动项目落地。下半年大会另在成都市举办新型化工业中小企业创新成果展:设立前沿科技、国际合作、商业航天、低空经济四大展区,现场专设供需对接促合作。通过‘国合搭台、经贸唱戏’,吸引全球资源共建西部高地。"
目前,大会拥有航空航天、人工智能领域院士专家智库200余人,业界评价,此次大会既是新质生产力的实践窗口,更是中国西部链接全球创新链的关键一步,并为我国人工智能+航空航天领域发展做出贡献。
[背景链接]
绵阳科技城:中国唯一由国家命名的科技城,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电子信息、航空航天产业规模居西部前列。正加速形成"空天地一体化"产业生态,一大批“绵阳造”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现代化。2025年首批市级42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721.58亿元。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