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2018年,北京老太带家传金凤钗鉴宝,专家断言是赝品,没想到老太亮明身份后结局大

2018年,北京老太带家传金凤钗鉴宝,专家断言是赝品,没想到老太亮明身份后结局大反转。 2018年的某个下午,一档鉴宝节目的录制现场热闹非凡。台下观众座无虚席,大家都期待着看到什么珍奇宝贝。轮到刘贞莲上台时,这位已过花甲的老太太迈着从容的步伐走向舞台中央。她穿着一身得体的衣裳,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气质。 刘贞莲打开一个古色古香的木盒,从中取出一支金光闪闪的凤钗。这支凤钗做工极其精细,钗身雕刻着栩栩如生的凤凰纹饰,翅膀展开的弧度优美至极,最引人注目的是镶嵌在上面的几颗绿宝石,在灯光下闪闪发光。 主持人按照流程询问了老太太的来历,刘贞莲简单介绍说自己住在北京城西的社区,这支凤钗是继母留给她的遗物。她还提到自己退休后喜欢看鉴宝节目,这次心血来潮想来试试,看看这支传家宝究竟值多少钱。 赵专家放下放大镜,表情变得严肃:"刘女士,很遗憾,经过我们的鉴定,这支凤钗是赝品。"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现场瞬间安静下来。按照节目的惯例,一旦确定是假货,就要当场销毁,防止流入市场继续欺骗他人。 奇怪的是,面对这样的判决,刘贞莲脸上没有丝毫慌张或失望的神色。她依然端庄地站在那里,嘴角甚至还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就在所有人以为她会接受这个结果时,老太太开口了: "你说我的凤钗是假的,那你知道我的母亲是谁吗?" 这句话问得莫名其妙,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赵专家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应,主持人也显得有些尴尬。 专家坚持自己的判断:"从工艺和保存状况来看,这确实是仿制品。清朝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真正的宫廷用品不可能保存得这么完好,颜色还这么鲜艳。" 刘贞莲听完,不紧不慢地说:"我的父亲叫刘振东,我的继母,就是文绣。" 文绣这个名字一出口,现场顿时哗然。文绣,那个敢跟末代皇帝溥仪打离婚官司的传奇女子,那个打破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勇敢女性。 赵专家的脸色瞬间变了,他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他重新拿起那支凤钗,这次检查得更加仔细。当他翻过凤钗,看到翅膀内侧时,脸上的表情彻底变了。 "内务府敕造"——这几个字清晰地刻在那里,这是只有宫廷御制物品才能拥有的标识。赵专家的手都有些发抖,他终于明白自己看走了眼。这不是什么赝品,而是货真价实的清宫遗物,价值至少350万元。 刘贞莲看着大家好奇的眼神,开始娓娓道来。文绣本名额尔德特·文绣,1909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满洲八旗家庭。她的生母蒋氏是个了不起的女人,丈夫去世后独自撑起整个家。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蒋氏靠着精湛的针线活赚钱,硬是把文绣送进了北平私立敦本小学。 在那个年代,能让女孩子上学的家庭并不多,更别说是这样的新式学校。文绣在学校里表现出色,无论是国文、算术,还是图画、音乐,样样都拿第一。她本来可以继续这样自由自在的学习生活,但命运在1921年春天拐了个弯。 已经被推翻的清朝政府忽然传出消息,要在满洲八旗中选秀女充实皇帝后宫。文绣的五叔华堪贪图富贵,背着她把照片送到了内务府。结果可想而知,容貌出众的文绣被溥仪看中,被迫入宫成为皇妃。 入宫后的文绣过得并不如意。溥仪不喜欢她读过书,有自己的想法,不仅勒令她停学,还要她学习《女儿经》和宫中大礼。这对于接受过新式教育、向往自由的文绣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将溥仪一行人赶出紫禁城。失去皇室身份的文绣反而看到了希望,她恳求溥仪跟她一起学习新思想,过普通人的生活。但溥仪仍然沉浸在复辟的幻想中,甚至想与日本人合作收回失去的权力。这让文绣彻底失望了。 1931年8月25日,文绣做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决定。她以散心为名离开溥仪的控制范围,来到天津民国饭店,通过朋友玉芳的嘴正式宣布:"文绣要向法院控告皇上,决定同他离婚。" 这消息一出,整个中国都震动了。京津各大报纸都以《前清废帝家庭之变》为标题,大篇幅报道这场史无前例的帝妃离婚案。溥仪气得暴跳如雷,派人与文绣谈判,企图阻止这场闹剧。 经过两个多月的拉锯战,1931年10月22日,在双方律师的见证下,溥仪与文绣正式签订离婚协议。文绣终于重获自由身,离开了那个让她窒息的封建牢笼。 自由后的文绣恢复了本名傅玉芳,在北平的一所私立小学当老师,过起了平淡却充实的生活。1945年,经朋友介绍,她与当过兵的刘振东相识相爱,两人喜结连理,还收养了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刘贞莲。 文绣在临终前,将这支凤钗交给了养女刘贞莲。这支从宫中带出来的凤钗,是她人生中唯一保留下来的皇室记忆,也是她勇敢追求自由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