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73年寒冬,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视察中苏边境时,望远镜里苏联装甲集群排

1973年寒冬,韩先楚调任兰州军区司令员。视察中苏边境时,望远镜里苏联装甲集群排成钢铁长龙。老将军转身对参谋们说:"咱们得把地底掏空。"随后,工程兵和民兵们顶着严寒,在边境线地下挖出了三千公里的"地下长城"。 韩先楚,1913年出生在湖北黄安一个穷苦农民家。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14岁就参加了黄麻起义,1928年投身红军,1930年入党。从连长干到团长,他一路打拼,靠的是胆子大、脑子活。 抗日战争时,他带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参加平型关战役,把日军揍得找不着北。解放战争,他在东北野战军第3纵队当司令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都有他的功劳。抗美援朝时,他指挥志愿军第19兵团,打第五次战役,为国家挡住了敌人的枪炮。 要说这事儿发生在1973年可真不是好时候。那年头的西北边境,天上飘的雪片子都带着火药味。苏联人在珍宝岛刚碰了钉子,转头就在中苏边境屯了五十四个机械化师,光坦克就摆了两万多辆。您知道当时咱们的装甲部队啥样吗?59式坦克刚定型没几年,全军加起来都不够人家零头。韩先楚揣着望远镜在戈壁滩上转悠,眼瞅着对面苏联兵营的炊烟连成片,就跟看见乌云压城似的。 老将军蹲在战壕里抽了半包大前门,烟屁股在冻土上按出个黑圈。"当年在朝鲜跟美国人拼刺刀都没怵过,今儿还能让北极熊吓趴下?"他扭头冲参谋们咧嘴笑,满口被烟熏黄的牙在寒风里格外显眼。这话听着像玩笑,可第二天工程兵部队就接到了调令,不是往地上修工事,是往地底下凿洞子。 您猜怎么着?这"地下长城"的图纸根本就是拿朝鲜坑道战的经验改的。当年在上甘岭,志愿军能把联合国军耗得没脾气,现在照样能让苏联铁甲洪流栽跟头。工程兵带着二十万民兵,铁锹钢钎轮着抡,硬是在零下三十度的冻土里刨出三千公里地道网。有个老民兵跟我说,他们拿烧红的铁棍捅冻土层,捅进去半米深再浇水,愣是把永冻层给化开了。 不过这事儿现在回头看,倒是能咂摸出点别的滋味。当年咱们穷得叮当响,只能靠人海战术跟钢铁洪流硬扛。您想啊,三千公里地道得用多少钢筋水泥?可那会儿国家刚缓过点劲儿,老百姓饭都吃不饱,硬是从牙缝里抠出这些战略物资。现在卫星天上飞,导弹指哪儿打哪儿,谁还费这牛劲挖地洞?可话又说回来,正是这种"土办法"撑起了那个年代的国防脊梁。 我倒是在边防部队见过当年的地道遗迹。混凝土墙上还留着"深挖洞、广积粮"的标语,通风口的设计比现在很多地下商场还讲究。有个退伍老兵跟我说,当年他们在地道里猫着,能听见苏联坦克从头顶轧过去的动静。"就跟打闷雷似的,但心里反倒踏实,咱这地老鼠窝,他北极熊再凶也啃不动。"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韩先楚# #历史# #历史冷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