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郑州奥体安检:“一刀切”规定下的观演尴尬与无奈 在郑州奥体体育馆接连观看两场演

郑州奥体安检:“一刀切”规定下的观演尴尬与无奈 在郑州奥体体育馆接连观看两场演唱会后,我对这里的安检体验只有一个感受——槽点满满。本应保障安全的安检流程,却因僵化的规定和不合理的执行,成了观众入场的“绊脚石”。 首次观演时,我提前在网上做足功课,看到众多攻略提醒“超过A4大小的包禁止入场”。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特意选择小巧便携的随身物品,顺利通过安检。然而第二次,因行程匆忙遗忘了这项“特殊规定”,背着一个空双肩包抵达场馆,却遭遇了意料之外的阻拦。当时安检口空无一人,既没有排队拥挤的压力,包里也仅装着手机、纸巾等零碎随身物品,完全不存在安全隐患。即便如此,工作人员仍以包的尺寸超标为由,拒绝放行。 安检的核心目的,本应是排查违禁品、消除安全隐患,而非机械执行规定。在人流稀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打开背包进行检查,确认无危险物品后正常放行。那个空双肩包折叠起来,甚至比许多单肩包体积更小,如此“一刀切”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更令人质疑的是,场馆旁寄存柜生意火爆,不禁让人猜测,严苛的尺寸限制是否暗藏盈利目的? 更离谱的是,郑州奥体的“奇葩规定”远不止包的尺寸限制。观演提示广播里明明说“A4大小的包尽量不进入”,措辞留有灵活操作的余地,但现场工作人员却毫不通融,将模糊表述执行成了绝对禁令。此外,软装水、普通应援物料,包括不会发光的手幅、海报、小卡等也统统被拒之门外。要知道,这些物品既无安全风险,更是演唱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却被粗暴禁止,很难不让人怀疑场馆是想通过高价售卖场内饮品、强制寄存物品来谋取利益。 如此缺乏人性化的安检规定与执行方式,不仅严重影响观众的观演心情,也让郑州奥体的形象大打折扣。真心希望场馆方能够重新审视这些规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多一些灵活性与人情味,别让不合理的制度寒了歌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