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江苏苏州,男子以2.3万元的价格在网上拍下一款价值33万的腕表,可钱支付完后平台

江苏苏州,男子以2.3万元的价格在网上拍下一款价值33万的腕表,可钱支付完后平台却先后以缺货和第三方检测为由拒绝发货。男子一气之下起诉要求平台履行合同邮寄手表,平台却反诉要求撤销合同,说本就没打算拍卖,是工作人员误上架,还少敲了一个0,合同不应生效。法院判决结果一出,平台傻眼了!

据大象新闻5月17日报道,刘先生喜欢在网上的拍卖平台买东西,一来可以买到价格优惠的东西,二来拍卖平台售卖的东西肯定保真。

刘先生偶然间在逛拍卖平台的时候,看到有一款腕表在售卖,起拍价是2.3万元。

虽然刘先生对于腕表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用同款照片去网上查询腕表的价格。

这一查吓一跳,平台拍卖的腕表原价33万元,虽然平台拍卖的是二手的,但毕竟是奢侈品,价格肯定不能比一折还要便宜。

不管是不是平台的问题,还是这款腕表就是按照低于一折的价格售卖,买到手就算再卖掉都是划算的。

于是刘先生赶紧拍下腕表,并支付2.3万元,就等着手表到货。

按照流程,应该发货并在路上运输的腕表,刘先生却没有查询到物流信息,于是就赶紧联系平台询问,怕是丢件了。

平台说缺货,并非没有发货。刘先生一听没丢件,那就再等等,反正能拍卖的东西,总不至于有价无货吧!

刘先生又等了许久,还是没有物流信息,于是又问平台。这次平台说送去第三方机构检测了,检测时间较长。

一而再再而三这个样子,刘先生的耐心都被磨没了,但是2.3万买下33万的手表真的是太合适了,刘先生决定再给最后一个机会。

终于等到了平台答应的检测时间,但是平台还是没有发货。这次刘先生不准备再忍了,质问平台为什么一直都不发货,是不是虚假交易。

平台还是找各种理由推脱,但就是不承认虚假交易。刘先生一气之下将平台告上法庭,要求平台履行合同约定,邮寄腕表。

1、刘先生支付完拍卖款2.3万,平台作为卖方,应该履行双方的合同约定,支付货物。

根据《民法典》第509条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刘先生在网上的拍卖平台花2.3万买下一款腕表,在支付完货款后,就已经履行了合同的约定。

那么平台也应该按照合同约定,诚实守信的给付货物。

但是平台总一再推脱不给付货物,刘先生要求平台按照合同约定给付货物。

2、平台却反诉要求撤销合同,说本来就没有打算将33万的腕表挂在拍卖平台上,而且由于工作人员失误还少敲一个0,明显低于市场价格,合同不应生效。

根据《民法典》第147条的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平台声称手表虽然有货,但是并没有要放在网上拍卖,是工作人员误操作才将33万的腕表上架的。

而且上架时的价格还打错了,并不是售卖2.3万,而是23万元,少敲了一个0。

平台认为,虽然是平台的错误操作造成的,但是上基于重大误解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平台是可以要求撤销合同的。

3、法院审理后认为:

根据《民法典》第585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平台既然已经将货物挂在平台上拍卖,而且刘先生也按照拍卖价格支付了货款,那么双方的买卖合同就已然成立。

但是平台却一直以各种理由拒绝发货,违约在先,属于过错方,应该支付一定的违约金给刘先生。

鉴于腕表实际销售的市场价格,酌情腕表的交易价格为14万元,去除掉刘先生支付的2.3万元,平台还应该赔偿刘先生11.7万元的损失。

你怎么看待刘先生的遭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