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廖政国带着两个连队追敌,一直追到天黑,误打误撞到了虹桥机场。战士们看到飞机,立即哄闹起来,暴露了目标,一瞬间日军朝新四军疯狂扫射。
廖政国心口突突直跳,这地方在淞沪会战那会儿可是战略要地,眼下虽说被日军占了,可夜里头静得邪乎。
他让大伙摸黑分头包抄,结果发现值夜的伪军全在岗楼里打呼噜,三下五除二捆了这些二鬼子,几十号人摸到停机坪跟前,四架银亮亮的铁鸟蹲在水泥地上。
那年月当兵的哪见过真飞机,好些战士围着铁家伙又摸又敲,动静大得把碉堡里的日本兵惊醒了。
霎时间,探照灯把停机坪照得雪亮,机枪子弹朝着他们发射而来,他连忙扯着嗓子喊:"往飞机后头躲!"
可铁皮壳子哪挡得住重机枪?眼瞅着要吃亏,他急中生智抄起油桶往飞机上泼汽油。
火星子刚溅上去,"轰"地窜起两丈高的火苗子,四架飞机烧得噼啪乱响,火光照得半边天通红。
等上海城里的鬼子援兵赶到,他早带着人钻进了青纱帐。
第二天上海滩的报纸就刊登了此事,写着"新四军夜袭虹桥,日寇铁鸟化飞灰"。
租界里的老百姓偷偷传着消息,茶楼里说书先生都添了新段子。
日本人吃了哑巴亏,后来在内部通报里承认损失了四架陆攻机,折合当时市价够买两万石大米。
不过,他打仗靠的可不光是运气,1944年,他带着临时拼凑的纵队守在芦家滩打阻击。
要知道这可是淮安东南的交通要道,鬼子援军必经之路。
战前动员会上,他跟战士们打趣:"咱们团还缺门大炮,就等着小鬼子送货上门!待会儿听见哪边炮响,就往哪边冲!"说得大伙直乐,可谁都明白这是场硬仗。
天没亮队伍就进了阵地,他亲自踩着露水查地形,发现滩头尽是坟包土沟,叫人把地雷埋在坟堆后头、沟坎边上,连老鼠洞都塞了炸药包。
中午刚过,两百多鬼子踩着牛皮靴"咔咔"过来,等前头部队踩响地雷,后头的想往坟包躲,结果炸得胳膊腿满天飞。
等到天黑,七八百日伪军挤在滩头动弹不得,重机枪刚架起来就被手榴弹端了窝。
这场仗从日头偏东打到月牙西沉,最后清点战果,撂倒四百多敌人,活捉二十四个真鬼子,还缴了门九二式步兵炮。
战士们围着铁疙瘩又唱又跳,可他却摸着冰凉的炮管说:"往后咱们也有重家伙了!"后来这门炮在苏中根据地出了名,老百姓都管它叫"廖大炮"。
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他失去了右臂,那还得说到黄桥战役之后,有回他给战士们讲解美国造手榴弹,此物比边区造复杂,得先拧开盖子再拉弦。
正说到关键处,手里的家伙突然哧哧冒烟,周围站着十几个新兵蛋子,他想都没想,右手高举着冒烟的手榴弹就往场院外跑。
七秒延时转眼就到,爆炸气浪把他掀出去两米远,等卫生员从土堆里扒出人,右胳膊就剩半截袖子连着点皮肉。
养伤那阵子,来看望的战士抹着眼泪说:"支队长您这手......"他反倒乐呵呵的:"这不还有左手嘛!照样能打枪吃饭!"
后来真就练成了左撇子,打绑腿、写报告全用左手,连驳壳枪都改成左边挎。
战士们背后都喊他"左臂将军",当面却肃然起敬,谁不知道那半条胳膊换回了多少条命?
建国后他去过朝鲜战场,带着二十军的弟兄们在长津湖跟美国大兵掰过手腕。
冰天雪地里,他那只空袖子灌满了雪渣子,可照样拄着木棍翻山越岭。
有回夜行军碰着塌方,他左手拽着缰绳,硬是把驮弹药的骡子从沟里拖上来,战士们说:"老首长这劲头,比两条胳膊的人还利索!"
要说这人打仗的诀窍,他自己都说得益于腿勤、眼毒、胆子肥。
腿勤是说多跑路勘察地形,眼毒是能抓住敌人弱点,胆子肥就是敢出奇招。
当年夜袭虹桥机场,后来芦家滩打阻击,再到朝鲜战场上的穿插作战,桩桩件件都透着这三条门道。
不过最让人服气的,还是他总把战士性命看得比自己重,炸飞机那晚,有战士问为啥不顺手把油库端了?
他说:"黑灯瞎火的,保不齐要搭进去多少兄弟,这买卖划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