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军统特务佟荣功落网,面对审讯,他说曾在西安潜伏过,审讯人员一惊,连忙追问:“老实交代,宣侠父是不是你杀的?”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麻烦顺手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方便日后随时参与讨论、分享观点,感谢您的支持呀! 此人自称王子明,是当地一家杂货铺老板,平日里规矩老实,可他的户口材料和实际经历对不上,且神情始终带着一股说不清的警惕。 审讯刚开始,这位“王老板”死咬不松口,说自己只是南下逃荒、靠卖咸菜糊口的普通人。 可警方手头掌握的线索和画像,却越来越像一桩旧案里提到的一个大人物——军统特务佟荣功。 资料显示,他曾跟戴笠混过,参与过北平、天津、西安等地的多桩暗杀和潜伏任务。 “你在北平、天津都呆过?”“没去过,就是跟着难民队伍乱窜。” 审讯员一边递烟,一边顺口试探:“你也去过西安吧?”没想到,佟荣功本能地眼神一紧,顿了一下才应付道:“……那边待过一阵子。” 细微的反应让人警觉。因为有一桩案子在西安始终没查清——1938年著名八路军高级参议、统战专家宣侠父在西安神秘遇害, 外界普遍怀疑是军统特务干的,但苦于找不到确切证据。负责案子的老刑警正好听到“西安”二字,当场插话:“你在西安干过什么?” 气氛顿时变得凝重。佟荣功垂下头,不再像之前那样狡辩,终于松口道:“我只是在那边待过一段时间,干的都是上头安排的事。” 审讯员趁热打铁,追问一句:“老实交代,宣侠父是不是你杀的?” 佟荣功低头沉默,过了好一会儿,终于点了点头:“宣侠父,是我……是我们几个一起动的手。” 这一句话,让案卷尘封了十几年的谜案出现了转机。 宣侠父是谁?在许多老干部和革命前辈眼中,他是一位有胆有识、性格刚直的传奇人物。 黄埔一期出身,却因在校顶撞蒋介石,被成为黄埔唯一一个被蒋亲手开除的学生。 抗战爆发后,他没留在国民党系统,而是加入八路军,成了总部高级参议,和周恩来一起负责西北的统战、宣传和斡旋。 1938年,西安局势风云变幻。那时候,宣侠父协助周恩来,频频穿梭于西安的国共高层之间,既做统战,又防止摩擦。 尤其他劝说胡宗南联合抗日,惹得蒋介石极为不满。蒋觉得这是“挖墙脚”,直接发电西安行营主任蒋鼎文:“宣侠父,多言党非,必须密裁。” 一条密令,生死未卜。 很快,军统西北区接到命令,由张毅夫牵头,安排几名老特务——其中便有佟荣功——盯上宣侠父。 三个人化整为零,装成小贩、巡警、茶客,在他住所、八路军办事处、医院门口轮番踩点,一盯就是大半个月。 机会总算来了。7月底的一天傍晚,宣侠父骑着自行车去办事,路上没带警卫。 佟荣功和同伙一前一后,拦住去路:“蒋主任请你过去谈事。”宣侠父不疑有他,跟着上了吉普车。 谁知一进别动队大院,迎接他的不是“谈判”,而是一把手枪。行动组头目没废话,当场击毙了他。 尸体被用麻袋装了,半夜拖到城郊一口废井里掩埋,连车子都拆成零件卖掉。 西安当天无声无息,外界只知道八路军高级参议“失踪”,苦寻无果,最后只能在烈士陵园建个衣冠冢。 宣侠父的死,震动了党内外,但真相却被死死压下。西安行营、国民党各方均以“走失”、“押解途中脱逃”敷衍,案子拖了十几年,一直没有水落石出。 解放后,像佟荣功这样的“老军统”大多改头换面,有的甚至安于现状。 可老案终究不会消失。1951年春,沈阳的公安局根据一封被查抄的家信,循线找到了“王子明”——也就是佟荣功。 这次,他再没有逃脱。面对铁证和详细审问,佟荣功终于交代出当年暗杀宣侠父的经过:盯梢、埋伏、开枪、毁尸,一切按照上级密令执行。 这份供词,不只是对自己罪行的清算,也是那段风云激荡岁月里,千千万万无名英雄付出的真实写照。 对于佟荣功本人来说,曾经的“风光”只是旧日幻影。沈阳小店的平静生活,也被历史追责的铁锤击碎。 对宣侠父来说,虽未留下真正的墓地,他一生的坦荡、刚烈和为国为民的追求,最终被历史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