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国最穷的富豪庄世平,在临终前将自己到的2000亿资产全部捐给国家,而他的大儿子正以开出租车为生。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11年,庄世平出生于普宁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重视教育的学者,母亲则满怀抗日救国热情,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庄世平自幼聪颖好学,胸怀大志,12岁那年,他亲眼目睹红军路过家乡,队伍纪律严明,帮百姓挑水劈柴,这一幕在他幼小心灵中埋下爱国种子。 19岁,他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正值日本侵占东三省,国难当头,年轻的庄世平满腔热血,频频走上街头,参与抗日救亡运动,喊出青年学子的愤怒与期望。 大学毕业后,庄世平远赴泰国,担任华侨中学的教师,可1937年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他无法安于书斋生活,毅然放下教鞭,投身抗战事业,他组织华侨募捐,筹集药品和物资,通过刚开通的滇缅公路运往国内。 运输途中,日本飞机轰炸不断,司机冒死前行,物资损耗严重,庄世平曾感叹,跑一趟滇缅公路,胜过十年艰辛。 尽管如此,他仍四处奔走,甚至远赴马来西亚,联合陈嘉庚募集司机与资金,为抗战前线输送宝贵资源,1941年,日本联合泰国当局追捕他,庄世平抱着刚满月的儿子被迫逃亡,颠沛流离四年,直到抗战胜利才得以重返家园。 抗战结束后,庄世平转战香港,投身商海,决心以经济之力报效祖国,他先是创办安达公司,通过电影宣传抗日思想,唤醒民众觉悟,同时筹集资金支援国内斗争。 1949年,他一手创立南洋商业银行,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一壮举震慑了英国殖民当局,也让无数华侨热泪盈眶,当时中英金融体系互不联通,南洋银行成为内地与海外资金流通的桥梁。 银行开业时,仅有18名员工和一万美元借款,但庄世平凭借过人胆识,将其发展为资产达733亿港元、拥有50家分行的现代化金融机构。 改革开放初期,他敏锐捕捉机遇,率先在深圳特区开设分行,支持国家经济建设,那块罗湖地皮,如今价值连城,成为他眼光独到的见证。 庄世平不仅心系国家,也深爱家乡,他深知教育对地区发展的重要性,倡议兴建汕头大学,为解决资金难题,他找到好友李嘉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畅谈兴学育才的意义。 李嘉诚深受触动,慷慨捐资20亿,促成汕头大学建成,此外庄世平还资助家乡建设体育馆、医院等设施,极大改善了潮汕地区的民生面貌,1998年,深圳市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以表彰他对特区发展的贡献。 尽管事业辉煌,庄世平的生活却极为简朴,他从不购置豪宅豪车,始终住在普通公寓,出门乘坐公交或经济舱。 他对子女教育尤为严格,六个儿女皆被送回内地历练,大儿子曾在农场喂猪,二女儿在纺织厂工作,他从不让他们进入银行任职,坚信自力更生才是正道。 2007年,庄世平躺在病床上,立下遗嘱,将价值2000亿的全部家产捐献给国家,子女分文未得。 庄世平的抉择震撼世人,他用行动证明,真正的财富不是金钱,而是品德与责任,他的子女继承了这一信念,各自凭借努力过上平凡而充实的生活。 庄世平的一生,是对国家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他从不追逐个人名利,却以金融为笔,教育为墨,为民族复兴绘就蓝图,他的故事启示我们,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积累财富,而在于如何用一颗赤诚之心,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力量。 在今日之中国,庄世平的精神依然闪耀,激励着每一位心怀梦想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懈奋斗,他的名字,注定与家国情怀、民族脊梁紧紧相连,永载史册。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裸捐2000亿,一生无房无车的“最穷富豪”,谁还记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