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特朗普又“反悔”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次引发国际市场震荡。当地时间5月16日,

特朗普又“反悔”了。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再次引发国际市场震荡。当地时间5月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阿联酋与商界领袖会晤时宣布,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将在未来2 - 3周内,向部分贸易伙伴发送邮件,明确告知其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这一突然表态被外界视为其贸易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转向,与此前“暂缓关税90天”的承诺形成鲜明对比。 特朗普在关税政策上的反复性,早已不是新鲜事。今年4月2日,他宣布对数十个贸易伙伴加征最高50%的“对等关税”,这一举措犹如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全球金融市场上引发剧烈波动。投资者们人心惶惶,股市大幅下跌,货币汇率也不稳定。仅仅一周后,特朗普却改口宣布暂缓执行90天,仅保留10%的基本关税。 这种短时间内政策的巨大转变,让各国贸易伙伴们摸不着头脑。而此次在阿联酋的表态,更是标志着美国政府彻底改变了策略,放弃了与所有贸易伙伴逐一谈判的计划,转而采取单边定价策略。特朗普直言,由于“无法与150个国家同时谈判”,美国将通过行政手段直接设定“公平税率”。这一决定,无疑是对国际贸易规则的一次大胆挑战。 特朗普这一决策背后存在着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特朗普政府此前宣称的“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目标已实质破产。据路透社披露,截至5月中旬,美国仅与印度、日本等少数国家取得有限进展,而印度提出的“零关税协议”也未获得美方明确回应。 这说明美国在谈判桌上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诚意和灵活性,导致谈判陷入僵局。其次,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疑虑。韩国贸易部长安德根坦言,首尔虽努力在7月前与美国达成协议,但国内政治压力可能导致目标落空。 美国政策的反复无常,让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时充满了不确定性,不敢轻易做出决策。更关键的是,特朗普的单边行动可能进一步削弱美国的国际信誉。欧盟此前就指出,这种“先加税再谈判”的模式已沦为“经济讹诈”,美国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的形象受到了严重损害。 此次关税调整与中美经贸谈判形成了微妙的互动。5月12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双方同意取消91%的加征关税,并暂停24%的关税90天。这一成果被视为对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的实质性修正,为中美贸易关系的缓和带来了积极信号。 然而,特朗普在阿联酋的表态并未提及对华关税的后续安排,反而强调“将对未能达成协议的国家设定新税率”。这种模糊表述引发了市场的广泛猜测,美国可能在暂缓期结束后,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未签约国家重启关税施压。 国际社会对特朗普关税政策反应不一,呈现出分化的态势。日本、欧盟等传统盟友对美国的单边主义表示担忧,他们担心美国的这种做法会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影响自身的经济利益。而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则试图利用中美博弈的间隙推进自身利益。 例如,印度在提出“零关税协议”的同时,已向WTO提交对美钢铝关税的反制申请,显示出更强硬的谈判立场。这种“以斗争求合作”的策略,与中国在日内瓦会谈中展现的“对等反制”逻辑形成呼应。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当美国试图通过单边定价巩固“经济主权”时,其实际效果却可能加速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正如东盟秘书长高金洪所言,美国的关税政策已迫使各国“加快内部融合并寻求多元化合作伙伴”。 对于特朗普政府而言,如何在“美国优先”与国际规则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比发送关税邮件更严峻的挑战。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单边主义注定难以长久,只有遵循国际规则,加强国际合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