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非洲刷屏的骂声,是真有人信还是水军带节奏?不全是非洲兄弟忘恩负义! 其实非洲的媒体也挺难的,好多都是私营的,没钱就得找赞助,然后某西方大国的所谓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就专门给非洲媒体塞钱,2024 年财报显示,他们给非洲 37 个国家的 126 个媒体项目砸了 8200 万美元,其中四成内容都是针对中国的。 尼日利亚有个网站,每月从拿 1.2 万美元,天天炒作 “中国工厂剥削劳工”,可他们连一家中资企业都没采访过,您想想,非洲兄弟打开手机,看到的全是这些被买通的媒体发的黑稿,能不被带节奏吗? 不过非洲老百姓心里跟明镜似的,就说几内亚那个 18 岁的姑娘,在孔子学院学了一年中文,还没毕业就在中资炸鸡店找到了兼职,一个月能挣 250 万西非法郎,相当于人民币 1800 多,比当地普通人工资高一倍多,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2024 年非洲晴雨表的民调显示,65% 的非洲人觉得中国投资给他们创造了就业,58% 认为中国技术帮助了非洲发展。 可为啥网上还是骂声一片呢?这里头有个 “沉默的大多数” 的问题,非洲的互联网内容服务器 73% 都设在欧美,导致他们看到的信息 68% 来自西方通讯社,肯尼亚最大的社交平台 “Mombasa Live”,85% 的新闻都来自路透社和美联社,关于中国援建蒙内铁路的正面报道,一年才占 3.2%。普通老百姓就算心里感激中国,也没地方表达。 还有些非洲国家的政客,为了转移国内矛盾,就拿中国当靶子,2024 年纳米比亚大选,反对党突然炒作 “中国铀矿开采威胁国家安全”,可实际上中资企业开采的铀矿只占全国产量的 5%,而且全部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监管,埃塞俄比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儿,亚吉铁路运营五周年时,反对党指控 “中国铁路导致当地畜牧业衰退”,但官方数据显示,铁路沿线牲畜交易量五年内增长了 27%。 不过,非洲青年对中国的认知正在悄悄改变,南非大学 2025 年的报告显示,25 岁以下的非洲网民,57% 通过 TikTok、Instagram 关注中国文化,“中国基建速度”“移动支付”“电商直播” 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 说到底,非洲舆论场的 “骂声”,既有西方势力的操弄,也有本土政治的复杂因素,还有信息传播的不平衡,但数据不会说谎 —— 中国手机在非洲市场占有率第一(传音控股 2024 年占 40.5%), 非洲电商平台 Top10 里有 6 家用中国物流,超过 200 万非洲青年在孔子学院学中文,这些实实在在的连接,比任何带节奏的帖子都更有说服力。 参考信源:环球网《【中国网评】起底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美国祸乱世界的工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