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想通过天津港往美国卖稀土,低价租用50年,催中国加急建设。蒙古这个国家想跟美国做稀土生意,但他们没有港口,便希望能租用我们的天津港,甚至连租金都不愿意多付,那么,我们会是什么态度呢? 天津港是中国的领土,是咱们自己的“家门”。从古至今,港口就是国家的重要命脉,尤其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之一,承担着全国大量的进出口货物运输,战略地位极其重要。 哪个国家会把自己的“家门钥匙”轻易交给别人?更别说还是低价租50年了。这就好比有人要长期低价租用你家客厅,还说以后他的朋友来你家聚会你不能管,这谁能答应? 而且天津港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极高,维护、升级都需要大量资金。如果低价租给蒙古,不仅直接损失租金收入,还可能影响天津港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更重要的是,稀土是战略性资源,中国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对稀土出口有严格的管控政策。 蒙古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可能会冲击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的主导地位,甚至被美国利用来制衡中国。 地缘政治方面,蒙古作为内陆国家,地理位置特殊,被中俄两国包围。它想发展经济,本应与中俄合作共赢,但近年来却频繁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勾勾搭搭,搞什么“第三邻国”政策。 美国一直想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蒙古就成了他们的目标。如果蒙古通过天津港向美国出口稀土,这无异于在中俄之间打了个“楔子”,破坏地区稳定。中国和俄罗斯作为蒙古的邻国,肯定不会坐视不管。 从稀土管控政策来看,中国近年来不断加强稀土出口管制,尤其是对中重稀土的限制。2025年4月,中国对钐、钆、铽、镝等7类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直接切断了国际市场对部分关键稀土的供应。 蒙古的稀土储量虽然丰富,但开采和加工技术落后,精炼能力几乎为零,大部分稀土需要在中国加工。如果蒙古想通过天津港出口稀土,必须经过中国的精炼和出口审批,而中国很可能会限制甚至禁止这种出口,以保护自身的战略利益。 另外,蒙古在国际事务中的一些做法也让中国难以信任。比如,蒙古曾多次撕毁与中国的合作协议,给中国企业造成损失。 2023年,蒙古单方面停供煤炭,导致中国企业成本增加;2024年,蒙古又在稀土谈判中态度傲慢,试图绕过中国与美国合作。这种缺乏诚信的行为,让中国很难再对蒙古敞开大门。 再看看蒙古的运输困境。作为内陆国家,蒙古的稀土出口必须经过中俄的领土或领空。即使蒙古想通过其他路线运输,比如绕道俄罗斯远东港口或中亚国家,成本也会极高,时间也会很长。 印度曾试图与蒙古合作稀土贸易,但最终发现绕不开中国,只能选择经过中国的路线。这说明蒙古在现实中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对蒙古的态度一直是既友好又有原则。我们愿意与蒙古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合作,比如中蒙第三条跨境铁路的建设,既促进了蒙古的经济发展,也为中国提供了多元化的能源进口渠道。 但涉及到国家主权和战略利益,中国绝不会让步。蒙古想低价租用天津港,还想往美国卖稀土,这触碰了中国的底线,中国不可能答应。 综上所述,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天津港是中国的领土,主权问题不容谈判;稀土是战略资源,出口必须符合中国的政策;蒙古想与美国合作稀土贸易,必须遵守中国的规则。 如果蒙古一意孤行,不仅无法实现稀土出口,还可能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合作伙伴。 在国际事务中,任何国家都不能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国的核心关切。蒙古若想发展经济,还是应该回到与中俄合作共赢的轨道上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