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王健林这步棋下得够狠!万达集团2024上半年财报显示,总负债突破3000亿,而他在大连价值3亿的管理公司,也在5月12日被冻结,截至目前,老王被执行的资产,已经突破75亿! 回看万达这些年的轨迹,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2016年还是高光时刻,王健林三度登顶中国首富,万达广场开遍全国,文旅、影视、体育多点开花。 谁曾想,短短几年后,这个商业巨无霸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 从港股退市回A失败,到"三道红线"压顶,再到如今频繁甩卖资产、股权冻结、债务缠身,老王的每一步都走得如履薄冰。 最让人唏嘘的是万达的"卖卖卖"模式,这两年,老王几乎把能卖的资产都摆上了货架——从一线城市的万达广场到酒店管理公司,甚至连核心的万达商管控股权都让了出去。 接盘的大多是保险公司,比如新华保险一口气拿下7座万达广场。但即便如此,3000亿的债务大山依然纹丝不动。 有业内人士算过一笔账:万达自持的广场约290座,按现在的行情,就算全卖了也填不上窟窿。 更扎心的是,商业地产行情低迷,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可能远低于账面数字。 老王的日子不好过,儿子小王却活成了另一个极端,资料里那句"退休老大爷"的形容简直精准——拿着老爸给的本钱创业失败,转头就跑到国外享受人生,完全置身事外。 这种反差让人不禁感叹:同样是王家的人,面对危机时的态度天差地别。 老王还在为了一笔笔债务东奔西走,甚至被戏称比996的打工族还拼;而小王早就看透一切,过起了财富自由的生活。 债务纠纷更是剪不断理还乱,融创追着要95亿回购款,苏宁讨要50亿,永辉超市也来插一脚要求履约。这些当年雪中送炭的白衣骑士,如今都成了催债人。 万达虽然咬定协议里没回购条款,但法律纠纷的拉锯战只会进一步消耗企业元气。天眼查上那串长长的被执行人记录,就像挂在万达脖子上的沉重枷锁。 现在回头看2017年那场世纪大交易,或许正是转折的开始。当年老王壮士断腕卖掉76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看似化解了危机,实则埋下了今日的隐患。 对赌协议就像高利贷,上市失败后的连锁反应让万达越陷越深。而"三道红线"政策的出台,更是直接掐断了房企借新还旧的生存逻辑。 时代变了,靠高杠杆滚雪球的发展模式行不通了,这是所有房企的集体困境,只不过万达的摊子铺得太大,摔得也更重。 眼下最现实的问题是:万达还能卖什么? 酒店管理公司卖了24亿,广场卖了几十座,连商管公司的控股权都交出去了。剩下的资产要么不值钱,要么没人接盘。 保险公司虽然还在收购,但明显挑肥拣瘦——只拿核心地段优质资产,而且压价厉害。更关键的是,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老王现在的处境,很像当年香港电影里的赌神——手里明明只剩最后几张牌,却还要保持微笑稳住局面。但商场不是电影,没有导演喊"卡"就能重来。 万达的未来,或许取决于两个变量:一是能否在轻资产运营上找到新出路,二是债务重组能否争取到喘息空间。 毕竟,万达广场的运营能力仍是行业标杆,这个基本盘还在。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