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从1952年开始,为了大授衔做准备,我军开始进行级别评定工作。其中,山东军区政治

从1952年开始,为了大授衔做准备,我军开始进行级别评定工作。其中,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被评定为正军级,本该授予中将军衔。然而他却找到组织,主动提出:“既然中将名单超额了,把我降为少将吧。”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军队建设进入规范化阶段。 1952年全军启动干部级别评定工作,为后续军衔授予奠定基础。 在山东军区政治部任职的汤光恢同志,成为这场变革中的特殊案例。 汤光恢早年参加革命,历经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考验。 1952年调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后,始终保持革命年代形成的简朴作风。 家中桌椅板凳用了二十多年,四条腿长短不齐就拿木片垫平,布沙发磨得露出棉絮就用旧军装打补丁。 有次机关后勤部门要给他换套新家具,被他当场拒绝:"东西能用就别糟蹋,省下钱给战士们改善伙食要紧。" 1953年夏天发生的事至今让老部下记忆犹新。 那天傍晚暴雨如注,汤主任读中学的儿子放假回家,司机看雨势太大想开车去接。 汤光恢知道后立即制止:"公家配车是办公用的,我家孩子淋点雨不打紧。 农民家的娃娃天天走十几里山路上学,哪个有专车接送?"孩子最后冒雨挤公交回家,浑身湿透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却半句怨言没有——打小父亲就教育他们不能搞特殊。 1954年干部定级时,汤光恢被评定为正军级,按标准应授中将军衔。 但后来上级发现中将名额超额,需要调整部分人员。 得知这个消息,汤光恢主动找到组织部门:"革命不是为了肩膀上多颗星,把我改成少将吧,把名额留给更需要的同志。" 有老战友替他抱不平,他却笑呵呵摆手:"秤杆离不开秤砣,老话讲得好,红花还要绿叶衬嘛。" 这个决定在当时引起不小震动。 有位首长在干部会上专门提到:"咱们队伍里这样的同志就是活教材,名利面前知道进退,咱们的事业准错不了。" 汤光恢的事迹后来被编入政治教育材料,成为官兵学习典范。 他本人倒觉得没啥了不起,逢人就念叨:"比起牺牲的战友,能活着看见新中国已经是天大福分。" 汤光恢晚年生活依然保持简朴作风,九十年代组织安排他搬进干休所,老家具一件没舍得扔。 2008年汶川地震时,卧病在床的老人硬是让子女搀着到邮局,把攒下的三万块钱捐给灾区。 这事被《解放军报》记者知道后要采访,老爷子死活不同意:"我个退休老头能做的有限,别给组织添麻烦。" 汤家后人传承着红色家风。 大孙子参军时老爷子只嘱咐一句:"记住你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兵娃子。" 如今汤家第三代中有两人在部队服役,小孙女在地方民政部门工作。 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汤家后人将老爷子留下的54本工作笔记、87封家书捐赠给军事博物馆,这些珍贵史料成为党史教育生动教材。 博物馆研究员感叹:"这些发黄的信纸里,写满共产党人的初心。" 就像老话说的,树高千尺不忘根。汤光恢的故事经过岁月沉淀,愈发显现出精神力量。 在新时代强军路上,这种不计名利、甘当绿叶的精神品格,依然是人民军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息来源】 人民网《开国少将汤光恢:三次让衔的"老政治"》 新华网《汤光恢后人捐赠革命文物仪式在京举行》 《解放军报》"将星风采"专栏报道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纪录片 中国军网"将帅故事"专题

评论列表

zhizhun693524
zhizhun693524 9
2025-05-17 11:03
谁跟小编你说的正军级应该中将,不懂装懂
zhanghegang
zhanghegang 2
2025-05-17 21:52
省军区的政治部主任一般只能是正师最多准军级,此人资格老可能照顾才能评正军!

用户14xxx81 回复 05-17 22:14
别无知了,当时许世友山东军区司令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