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敢说,到现在为止,所有车企都没有从小米事故的事件上深度的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汽车安全! 我立帖在这,如果小米汽车能够把零百加速控制在5秒以上(人开车的反应速度是2秒),把马力控制在300匹以内,把最快速度控制在132公里每小时(高速最高不罚款限速是132),那么,我就相信小米汽车已经在安全这条路上合格了。 如果小米汽车还是只从材料安全、架构安全、电池安全等等这些硬件产品上做技术提升的话,那么还是会有麻烦的。 因为汽车安全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汽车本身,一部分是开车的人!汽车本身需要加强技术提升,但是,对开车的人需要做技术妥协!必须技术妥协! 小米汽车这次事故的核心原因并不是小米汽车质量不行,而是在对开车的人这个点上,没有做技术妥协,而是做了技术纵容!所有的车企都一样,不止是小米!只是不幸,小米当了行业替罪羊!很多新手,在2秒的零百加速,在超级大马力下,我就问大家,有多少是能驾驭的? 另外,所有车企,在汽车安全上,必要的质量和技术提升是要加强的,但是,必要的技术性能是一定要妥协的,比如零百加速,比如大马力,比如最高限速(中国高速限速120,车子的最快速度就不应该超过132,你超过了不就是给了用户生命危险机会吗?你不被拿下那谁被拿下?) 还有就是,在出了事故后,多少车企是有真真正正的研究过有多少地方多少因素是时刻危及用户生命安全的?有没有真正想过?大家想的最多的就是电池自燃、安全气囊、隐形门把手、车门。那还有吗?车企有没有想过安全带?车企有没有想过车门锁要独立?车企有没有想过能不能研发一种内破容易破的车窗?企有没有想过后排座设计成有连通车尾箱的安全通道?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