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采访中,主持人盛赞钱学森的功绩。钱老摆摆手,说道:不要以为我有什么本事,我没有本事,就是这个制度好,发挥了科技人员集体的作用。 《毛泽东年谱》第五卷记载:1964年2月6日下午,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同钱学森、李四光、竺可桢谈话两小时,就农业、地质、核武器等问题进行广泛的交谈。谈到钱学森搞导弹运载工具时,毛泽东说:你们搞了一个一千公里的,将来再搞个两千公里的,也就差不多了。总要搞防御,挖山洞,钻进去,在地下就不怕它了。钱学森说:我们正在遵照主席的指示,先组织一个小型的科学技术人员小组,准备研究一下防弹道式导弹的方法、技术途径。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由于技术条件不够还不能开展设计工作。毛泽东说:有矛必有盾。搞少数人,专门研究这个问题,五年不行,十年,十年不行,十五年,总要搞出来的。(见该书第312页) 1955年钱学森回国后先后六次受到毛主席的接见。在菊香书屋谈话后的那一年12月26日,钱学森受邀参加毛主席的生日宴会,被安排和毛主席同一张桌就座。这是他继1956年后又一次与毛泽东同桌吃饭。毛主席的每次接见,都给了钱学森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正如钱学森后来回忆的那样:“每一次都给我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每一次都给我增添了攀登高峰的力量。我之所以有今天,都是毛主席、共产党给的。” 钱老晚年时说过的两句话,至今都是令人肃然起敬。 钱老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落后了,并不可怕,我们可以用十几年赶上去,如果风气坏了就是几代人也难恢复。" 钱老说过另一句话:“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钱老的话语重心长,振聋发聩。他不仅是世人敬仰的科学家,而且也是一位高瞻远瞩、纯粹无私的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