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25年,郭松龄发动兵变,特意给张作霖留了个特殊的礼物——棺材。棺材被打开时,

1925年,郭松龄发动兵变,特意给张作霖留了个特殊的礼物——棺材。棺材被打开时,张作霖惊恐万分,棺材并不是空的,里面装着五虎将之一的姜登选,木板上遍布抓痕,显然人是被活活闷死的!

  姜登选和郭松龄两人非常有缘,当过两次同事。姜登选家境优渥,从小就接受强军思想的熏陶,想要加入军队,为国效忠,为了更好地学习军事知识,他年少时就出国读书,在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求学。

  在日本留学时,姜登选非常勤奋刻苦,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军事训练,一直名列前茅,是全校公认的学霸,在日本学生的心里,他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

  郭松龄从小家境贫寒,但他自己知道努力,读书也很刻苦,考入了奉天陆军小学堂,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见习期满后,充任盛京将军衙门卫队哨长。由于他忠于职守,带兵严谨,很快被朱庆澜注意到,并把他纳入了麾下。

  姜登选28岁回国,直接就进入了朱庆澜将军的队伍,因为他读过书,留过洋,思想开放,不迂腐,很快就得到了朱庆澜将军的赏识,而和他同属于朱庆澜将军队伍的郭松龄却没有得到重用。

  后来,朱庆澜一直把姜登选带在身边亲自教导,而郭松龄则是回到了奉天担任东北局的教官。

机缘巧合之下,郭松龄认识了张学良,张学良认为郭教官为人正直,治军严谨,对部下赏罚分明,非常钦佩郭松龄,郭松龄从此平步青云。而他和姜登选第一次的同事关系也就因此结束了。

  1922年,朱庆澜将军把姜登选引荐给了张作霖,由于没怎么读过书,所以张作霖对姜登选这样的读书人很是器重,不久他便成为了张作霖的左膀右臂。

  姜登选虽然是张作霖的下属,但因为他军事能力突出,作为上级的张作霖也时常向他请教,还经常夸他不仅会打仗,脑子也聪明。姜登选如此受赏识,自然让某些人心生嫉妒,郭松龄就是其中之一。

  郭松龄当时在张学良的手下做事,张学良是张作霖的儿子,也归属于张作霖部队。两人再一次成为了同事,但一个在儿子手下做事,一个在老子手下做事,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就显而易见了。

  第二次直奉战争时,郭松龄担任第三军副军长,与张学良打配合,而姜登选却作为第一军军长,独立作战。联想到之前的种种,再看现在,郭松龄就对姜登选嫉妒得发疯。

  郭松龄觉得姜登选不就是比他多读了几年的书,却时常压他一头,他累死累活地奉承着张学良才能有如今的地位,但姜登选不用奉承着大帅,晋升速度也比他快,这些种种都让他非常不爽,经常在暗处给姜登选使绊子,但姜登选为人宽厚,不与他斤斤计较。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1925年,郭松龄反叛,发动了兵变,打了张作霖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正处于他和吴佩孚等人争权夺势的关键时刻,容不得一点差错,因此急需一个人替他稳住局面。

  恰巧此时,要回奉天的姜登选坐车路过此地,听闻此事后下车,想要亲自去劝说郭松龄回头,这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当时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将才难得,谁都不知道此去会发生什么。

但姜登选认为郭松龄是君子,不会对他怎么样。

  事实证明,姜登选想错了。两人在战场上再次相遇,郭松龄虽然嫉妒姜登选,但也打心底里佩服他,认为他是一个难得的将才,因此劝说姜登选和他一起反叛。姜登选听后,气得破口大骂,认为郭松龄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小人。  

郭松龄被骂后也很生气,下令把姜登选给枪毙了,但跟随他的都是东北军,和姜登选也很熟悉,因此下不去手,但军令如山,他们不得不服从命令,只好在射击时故意把子弹打偏,想留姜登选一条命。

  但没想到郭松龄不按套路出牌,击毙姜登选后直接就命人把他装在了棺材里运走,姜登选半路在棺材里醒来,用指甲一下一下地划着棺材,发出求救信号,但是没有人来救他,一代将才就这样活活被憋死在了棺材中。

  张作霖看到姜登选的尸体后,又悲又气,忍不住扶棺痛哭,嘴里还说着:“太天真了,你太天真了啊!”为了纪念姜登选,张作霖特意命人在沈阳修建了“姜公祠”。

  姜登选的逝去令人惋惜,这样一个军事奇才,没有牺牲在抗战的战场上,而是死在自己人的手里,这是多么令人悲痛的事啊!如果他能够逃过这一劫,一定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