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1946年3月,叶挺结束5年的牢狱之灾,恢复自由,清明节的时候,他从同志手里抢过

1946年3月,叶挺结束5年的牢狱之灾,恢复自由,清明节的时候,他从同志手里抢过一束花,转头送给李秀文,说:“秀文,我们再结一次婚吧!” 叶挺与李秀文这对革命伴侣的故事要从1922年说起,那一年叶挺26岁,已经在孙中山麾下担任警卫营长。 当时他的好友李章达在广州有处宅子,叶挺常去喝茶谈天。 某日他走在街上,迎面过来个穿学生装的姑娘,眉眼清秀举止大方,叶挺站在原地多看了两眼。 这姑娘正是李秀文,刚满17岁的澳门富商之女。 三天后叶挺在李家做客时,李秀文正巧来送糕点。 李章达看出叶挺的心思,主动说起姑娘来历:父亲原是清朝官员,辛亥革命后举家迁往澳门经商,家境殷实却从不娇惯女儿。 李秀文在广州女子师范读书,写得一手好字,还参加过抵制日货的学生运动。 叶挺听完心里起了波澜,但想起老家还有个名义上的妻子,顿时觉得配不上这位大家闺秀。 原来叶挺十岁时,父母用两个姐姐换回个童养媳黄春。 这桩旧式婚姻让他痛苦多年,北伐前夕他给家里寄去三百大洋和几套新衣,正式解除婚约。 黄春后来削发为尼,农忙时仍下山帮叶家干活。了却这桩心事后,叶挺才敢托李章达做媒。 李家父母初见叶挺就看出他的抱负,李父提出个条件:等叶挺当上团长再来提亲。 这看似刁难的要求实则暗含深意,李家虽从商,骨子里敬重真豪杰。 1925年叶挺果然升任独立团团长,带着战功登门提亲时,李秀文已等了他三年。 婚礼定在肇庆阅江楼,没有花轿喜乐,只有二十桌粗茶淡饭。 李秀文穿着蓝布旗袍,叶挺军装笔挺,两人对着孙中山像三鞠躬。 宾客里有聂荣臻这些后来改变中国命运的人物。新婚之夜叶挺把佩枪交给妻子:“往后枪林弹雨,生死都要在一处。” 婚后十六天,叶挺就带着独立团开赴湖南。李秀文留在广州,把嫁妆换成医药送往北伐前线。 最艰难时叶挺被通缉,夫妻俩流亡德国。 李秀文在柏林生下长子,孩子满月时家里只剩半袋面粉。 后来他们辗转澳门,又生下八个儿女,最小时的女娃生在日军轰炸香港的防空洞里。 1941年皖南事变改变了一切,叶挺被扣押时,李秀文正怀第九个孩子。 她挺着肚子四处奔走,最后带着襁褓中的幼子住进江西上饶集中营。 五年的牢狱生活里,孩子们学会用草绳编鞋,李秀文把丈夫的诗词缝在棉衣夹层。 直到1946年3月,他们才在重庆红岩村重逢。 那天正好是清明,同志们送来山茶花。 叶挺突然夺过花束单膝跪地:“秀文,我们再结一次婚吧!” 在场的人又哭又笑,李秀文抹着眼泪点头。 没人想到这是他们最后的相聚,两个月后飞往延安的飞机失事,夫妻俩与女儿扬眉、幼子阿九同机遇难,应了当年“生死相随”的誓言。 如今广东惠阳的叶挺纪念馆里,陈列着李秀文陪嫁的首饰盒,檀木盖子刻着“文”字。 旁边玻璃柜锁着半截皮带,是集中营里叶挺省下口粮给孩子们做的腰带。 讲解员常说,这两件文物隔着展柜相望,就像那对夫妻隔着生死守望。 信息来源: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叶挺年谱》 广东省档案馆《叶挺与李秀文婚姻档案》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叶挺与李秀文相濡以沫:从一见钟情到陪夫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