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头土脸?俄罗斯代表团到达土耳其后马上被记者包围,当一位法国记者问到:“你们的总统不敢来吗?”俄罗斯代表梅津斯基甚至连一句话都没说就灰头土脸的逃跑了!
这场景乍一看,好像俄罗斯代表团被问得哑口无言、狼狈不堪。但实际情况可远没这么简单。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国际事务中一直有着自己的考量,他是否出席某个活动,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判断,而不是被某位记者的一个尖锐问题就能左右的。
就拿这次土耳其的活动来说,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土耳其也有着多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普京总统如果出席,那肯定是要在合适的时机,以合适的方式参与。而法国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不排除是有意制造话题,想在国际舆论场上给俄罗斯代表团施加压力。
从过往的外交事件来看,俄罗斯代表团面对各种刁钻问题都有着丰富的应对经验。俄罗斯的外交官们都有着专业的素养和训练,不会轻易被一个问题就问得“落荒而逃”。梅津斯基当时没有回应,可能是出于多种原因,比如现场环境嘈杂,不适合详细回应;或者这个问题本身就不值得在那种场合进行正面回应。
而且,在国际外交场合,很多时候沉默也是一种态度。俄罗斯代表团可能认为,用实际行动和后续的外交举措来回应外界的质疑,比在现场和记者进行无意义的争辩更有意义。毕竟,外交活动最终是要看实际成果,而不是看现场的口舌之争。
法国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反映出西方部分媒体和势力对俄罗斯的一种偏见。他们总是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抹黑俄罗斯,在国际舆论上制造不利于俄罗斯的氛围。但这种做法并不能改变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国际外交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各国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不能仅仅因为一个场景就片面地认为俄罗斯代表团“灰头土脸”。
俄罗斯代表团在土耳其的这次经历,虽然被法国记者提出了尖锐问题,但并不能就此认定俄罗斯处于劣势。在国际外交的舞台上,各国都在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立场而努力,不能被一时的表象所迷惑。真正的外交成果是要看长期的合作和发展,而不是靠现场的一问一答来决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