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印度开始拒绝支付法国阵风54亿美元的尾款了! 要说印度的赖账艺术,那简直是门祖传手艺! 当年俄罗斯说要送印度一艘航母,印度一听眼睛都亮了,结果人家刚把航母拖到改装厂,印度就开始玩套路。 先是砍价砍到俄罗斯连裤衩都快赔进去,接着以“改装速度慢”为由拖欠工程款,最后活生生把一艘航母变成了“分期付款的无底洞”。 俄罗斯心里苦啊,明明想做个顺水人情,结果被印度当成了提款机,最后咬碎牙往肚里咽,总算把这单生意熬到结束。 谁能想到,时隔多年,法国也栽进了同一个坑里,只能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印度的坑永远在前方等着你。 这次印度拒付法国尾款,理由听着比宝莱坞电影还离谱——“阵风战机在实战中被巴基斯坦击落,性能不达标”。 先不说这事压根没影儿,就算真有这事,印度也好意思提? 当年买“阵风”的时候,那可是把这飞机吹成了“空中霸主”,莫迪老仙亲自站台,说这飞机能让印度空军“领先亚洲20年”。 结果现在赖账的时候,立马翻脸不认人,把自家吹过的牛批踩在脚底下摩擦。更绝的是,印度忘了这飞机单价可是2.4亿美元啊!比美国F-35还贵一大截,法国人为啥敢开这个价? 说白了,就是早就预判了印度会赖账,所以提前把“防坑保险费”算进去了。36架飞机卖88亿,就算最后尾款打水漂,前期也赚得盆满钵满。 再说合同里的抵消条款,法国承诺把50%的合同金额投回印度搞国防合作,比如建厂、培训人才啥的。听起来挺美对吧?但明白人都知道,这不过是国际军贸的“表面功夫”。 法国的军工企业出了名的精明,说是投回印度,大概率是在印度建个组装厂,随便派几个工程师晃悠两圈,最后钱还是揣回自己兜里。 印度呢,还以为能借此搭上法国军工的快车,结果折腾了半天,连个螺丝的核心技术都没摸着,最后还得求着法国买零件。 这波啊,法国用印度的钱在印度赚印度的钱,而印度还觉得自己赚了大便宜,只能说“智商是个好东西,但印度可能不太需要”。 不过话说回来,印度这波操作看似“占了上风”,实则是把自己的信誉往火堆里扔。 国际军火市场讲究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诚信为本”,可印度倒好,把“耍赖”当成了家常便饭。 以后各国军火商跟印度谈生意,第一句话肯定是:先说好,这次你打算怎么赖账?之后说不定一单生意得多花10%甚至20%的冤枉钱。 更要命的是,印度一直想当“有声有色的大国”,可连最基本的商业信用都没有,谁还愿意跟它真心合作? 最后送印度一句忠告:出来混总是要还的。与其琢磨怎么坑别人,不如多花点心思提升自己的军工实力,不然就算买遍全球先进武器,也不过是个“人傻钱多”的冤大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