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解放军飞行员张文逸驾驶战机升空拦截,数枚火箭弹呼啸而出,精准命中入侵的美军侦察机,机上16名敌军当场毙命!美方企图借题发挥挑起事端,不料毛主席一句掷地有声的警告令其胆寒,五角大楼将领们私下感叹:"宁可招惹阎王,也别招惹中国!" 【消息源自:《1956年中国击落美军侦察机始末》2019-12-15 国家人文历史;《空军英雄张文逸口述实录》2021-08-01 解放军出版社】 雷达兵小王盯着荧光屏上那个闪烁的绿点,手指在操作台上敲出急促的哒哒声。1956年8月23日凌晨三点,浙江衢州雷达站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把整个华东防空指挥部都拽出了睡梦。"又来?这月第三回了!"值班参谋老李抓起电话时,作战室里还能闻到他军装上的樟脑丸味。 那架P4M-1Q电子侦察机像只傲慢的秃鹫,大摇大摆沿着舟山群岛画"之"字。机舱里,美军少校汤姆正嚼着口香糖对副驾驶说:"放松点伙计,中国人那些老掉牙的米格-15连我们的尾气都吃不着。"他们确实有资本嚣张——这架挂着电子监听设备的"海上霸王"比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战机还快100公里/小时。 北京中南海的灯光凌晨四点还亮着。空军司令刘亚楼捏着电报快步穿过回廊,警卫员听见他自言自语:"老美真当咱们是高射炮打蚊子呢?"毛主席听完汇报,把烟头摁进黄铜烟灰缸的力道比平时重了三分:"告诉前线,不必请示,可立即击落!"这句话让作战室的空气突然变得滚烫。 杭州笕桥机场,28岁的张文逸正在给新婚妻子写信。警报响起时他钢笔一抖,在信纸上洇出个墨点。"老张,该你上了!"地勤把飞行头盔抛过来。两架米格-17呼啸升空时,东边的云层刚泛起鱼肚白。塔台不断传来指令:"敌机高度8000,航向310,记住要逼它往内陆飞!" "明白。"张文逸的应答简短得像颗子弹。这位参加过朝鲜空战的老兵清楚,自己驾驶的银灰色战鹰比对手慢了整整一个时代。但当他从云缝中看见那个黑点时,手心反而不再出汗了。"02号,我佯攻你包抄。"僚机飞行员小周听见耳机里传来带东北口音的战术布置。 汤姆少校发现不对劲时已经晚了。那两架中国战机像剪刀般卡住他的退路,机翼下的火箭发射巢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见鬼!他们来真的!"美军通讯员疯狂拍发电报的指节都发了白。张文逸在400米距离开火时,能清晰看见敌机垂尾上蓝白相间的星条旗——三发57毫米火箭弹撕裂右翼的瞬间,那面旗帜变成了燃烧的破布。 残骸坠毁在浙江象山的消息传到华盛顿,国务卿杜勒斯的咖啡杯在办公桌上震出个圆形水渍。"必须咬定是在公海被袭击!"他对着满屋幕僚咆哮。但三天后外交部发布会上的照片让美国陷入尴尬:清晰显示在舟山上空的航拍图上,连岛礁上的羊群都看得一清二楚。 如今在军事博物馆里,那架P4M-1Q的发动机残骸静静躺在玻璃柜中,旁边张文逸的飞行日志翻开在1956年8月23日那页,潦草写着:"晨6时17分接敌,三发两中,敌右翼起火旋转下坠。"而当年躲在掩体后偷看空战的象山牧童,现在成了总爱跟孙子比划"飞机冒火球"的白发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