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专业,普通家庭孩子报考需谨慎 家有普通家庭孩子的家长们,尤其是临近报考了,一定要收藏好。今天来讲讲最不推荐的几个专业,真心觉得有些专业千万别去碰。 一、基础医学专业 不少人选择基础医学专业,无非贪图两点。一是觉得能以较低分数进入名校,可就为了进名校而放弃专业方向,我认为这实在得不偿失。要知道,基础学专业进了大学后,学习难度可不小,家长和孩子们得好好想想,这样做究竟值不值。 还有,很多人觉得搞科研轻松,听着好像挺不错,但实际上,但凡跟你说科研轻松的,那肯定是骗你的。科研绝非易事,就好比让你一天养一两个小时细胞,你可能觉得轻松,可要是一天让你养五到八个小时,天天如此,谁能受得了啊? 而且搞科研,谁又能保证一定出成果呢?要是拿不出成果,你怎么交代?别以为科研的钱那么好挣。搞科研接触的东西成分复杂,有些还带有毒性,对身体有伤害。所以各位家长,基础医学专业,咱第一时间别去报考。 二、法医学专业 尤其是姑娘们,估计是电视剧看多了,被偶像剧洗脑了,就想着毕业后能进司法鉴定机构,或者进入公检法系统。但你们不妨到当地的看守所、公安局去打听打听,人家内部招人那可是少之又少,而且绝大多数岗位都是内部消化。 要知道,这可是公务员岗位,得参加考试。公务员考试有多难,大家心里还没数吗?再说了,学了法医学,以后面对的工作现场和环境就两类:活体和尸体。要是面对的是正常的尸体还好,可要是面目全非,甚至快白骨化的,那种冲击感,一般人根本承受不了。要是面对活人,就是做伤残鉴定,像一些保险机构做的那种。所以很多怀揣法医梦想的人,毕业后可能只能去保险公司、保险机构工作。 三、药学专业 这两年大家应该都能明显感觉到,药品的利润大幅下滑。好多药品便宜到一片才几分钱,你想想,药企利润都这样了,还能像以前一样养那么多人做医药销售吗? 肯定不会了。现在药企缺的大多是实习研发的高端人才,像湘雅、华科、复旦、华西、中山这些厉害院校的药学毕业生。所以整体来看,药学的门槛是越来越高了。 有人问,那我想进药房行不行啊?谁都知道药房工作轻松,可医院招的人不多,而且大部分也是内部消化。绝大多数药学本科毕业生,可能要么转行,要么进药企从事简单的制药工作,要么就只能去药店。 四、预防学专业 这个专业在疫情之前学还行,可经过疫情之后,大部分地区基本饱和了,要么不招人,要么招得很少。它跟法医学有点像,都得考编。虽说学历要求可能没那么高,但要是想进县级单位,至少得本科以上学历,想进地市级单位,那就得是硕士。关键是工资还不高,在北京地区,预防学专业的硕士甚至博士毕业,一个月工资也就一万多块钱,在北京这工资真不算高。所以预防学专业,绝大多数人尽量别碰。 五、眼视光学、听力学、口腔医学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等专业 像眼视光学,主要是配眼镜;听力学,就是测听力;口腔医学技术,一般是造假牙;医学影像技术,大多偏向于设备的研发、生产、维护、保养以及操作这些方面。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最后都干了销售,去卖医疗器械。 有人说,我想进医院拍片子。 要是在乡镇卫生院,一般会招一个既懂影像学又能拍片子的人,因为技术方面能干活,影像学专业又有机会胜任,所以就招一个人干两份活。这些技术类专业整体的技能型专业壁垒没那么强,竞争力也不是很大。所以我觉得,对于绝大部分孩子来说,这些专业也别优先考虑报考。 不过,要是孩子真想学医,我给大家推荐两个比较热门的专业。一个是康复治疗技术或者康复治疗学,这个专业可以给老年人做康复,像半身不遂、偏瘫的老人做康复训练。咱国家老年人越来越多,这块的需求肯定是确定的。 还有一个就是护理学专业,尤其是男生,只要身体好、有身高、有力气,在医院很受欢迎。虽说不能说就是当苦力,但确实很辛苦,啥活都得干。不过收入这块还是不错的,大部分男生毕业后有机会进入医院,收入也还可以。 所以普通家庭的家长们,刚刚我说的那五大类专业,大家报考时一定要深思熟虑。对于分数不高的孩子,护理和康复这两个专业可以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