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冲击“横店系”第七家上市公司,新纳科技主板终止后转战北交所

在被深交所决定终止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审核不到一年,浙江新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纳科技”)再次冲击IPO。

橙柿互动记者获悉,最近新纳科技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公司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4700万股,募集资金将用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新纳科技很多人会觉得陌生,可说起他的控股股东,大家可能就耳熟能详了,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有其89%的股权,其注册地在横店镇江南二路。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横店集团旗下已有横店东磁、南华期货、得邦照明、横店影视、普洛药业、英洛华等6家上市公司,业务涵盖光伏、新材料、金融、照明、影视、医药、化工等领域。此次新纳科技如果顺利上市,将成为“横店系”第七家上市公司。

新纳科技的前身是1994年横店集团创办的荆江化工总厂。2004年荆江化工总厂改制为浙江英洛华化工有限公司。2015年整合福建正盛二氧化硅业务,2016年更名为浙江新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次年投资设立四川新纳中橡橡塑,2018年收购浙江新纳陶瓷新材料,2019年股改完成后变更为如今的名称。

经过30年的发展,如今的新纳科技成为一家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包括二氧化硅、电子陶瓷等,其中二氧化硅产量位居全国第三名,氧化铝陶瓷基板产能仅次于三环集团,位于全国第二。

2022年,新纳科技开始了自己的上市之路,当年6月申请深交所主板首次公开发行,但此后因政策变化,公司及保荐机构撤回上市申请。2024年6月,深交所决定终止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审核。

此前的招股书显示,新纳科技原计划在深交所主板发行股数不超过4,700万股,且不低于本次发行后总股本的10%,拟募集资金34,129.39万元,用于年产4.8亿片氧化铝陶瓷基板及年产2,000个静电吸盘维修及制造项目(一期)、补充流动资金。

2019-2022年及2023年1-6月,新纳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7.86亿元、8.21亿元、10.07亿元、10.41亿元、5.31亿元。净利润则分别为0.42亿元、0.92亿元、1.07亿元、0.88亿元、0.33亿元。

在被深交所两轮问询主动终止在主板上市申请后,新纳科技并没有停止自己的上市之路,而是转战北交所。

今年年初其在浙江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辅导券商为中信证券。虽然发行股票数量依旧不超过4700万股,但募集资金用途却发生了变化,将用于投资于生物质(稻壳)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说白了就是用于二氧化硅的生产。

资料显示,传统的二氧化硅制作工艺,主要采用天然气燃烧石英砂(硅基)的方式生产二氧化硅。稻壳利用项目则是以稻壳替代天然气作为燃料,同时以稻壳燃烧时产生的稻壳灰替代石英砂(作为硅基),生产二氧化硅。

稻壳利用项目的优点在于:节约天然气、减少因燃烧天然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硫)排放污染、减少因开采石英砂产生的废水排放污染。

据了解,2020年至2023年,新纳科技二氧化硅的营收在公司的占比一直超过70%,此次募集资金用途也算是聚焦主业,不过能否顺利闯关成功,还存疑虑。

因为,虽然新纳科技2023年度和2024年度的相关财务指标符合上市规定条件,但按照北交所的上市新规,IPO公司首次提交招股书之前,必须进入新三板创新层,可目前新纳科技仍是基础层挂牌公司,存在因未能进入创新层等无法申报或发行上市失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