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国军成立的22个兵团一览图!
经过多年的抗日战争后,马上又展开了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解放中国战争。虽然解放战争的开始并非共产党所愿,但是蒋介石想要剿灭共产党的心昭然若揭,为了国家,为了自保,共产党人必须要和蒋介石军队对抗到底。
当时的国民党兵力多,装备更好,在战场上比较占据优势。另外,蒋介石为了便于管理还将各地的军队进行统编,定为二十二个兵团。
那么到底这些兵团都有哪些?兵团的司令官都是谁?最终这些兵团的结局如何?
提到这些兵团就要先说下当时最受蒋介石欣赏的人,他就是汤恩伯。1947年的时候,因为当时孟良崮战役的失利,导致第一兵团番号消亡。
后来经过几次战败,这个部队彻底让蒋介石失望,加上在此期间传1949年陈明仁的起义事件,这些因素导致蒋介石开始下决心重新整编第一兵团。
前期的司令员是汤恩伯,后来由黄杰负责。解放战争开始后,第一兵团失利,黄杰最终辗转去了台湾。
第二兵团是由杜聿明掌管,后来其被捕后则由邱清泉接替司令官接任。其管辖的范围涵盖5军、12军、70军、74军、100军、新编第21旅、独立骑兵旅共12万人。看过大决战的都知道,这个第二兵团的结局也很惨,被解放军按在地上摩擦,淮海战役中被彻底歼灭。
由区震指挥的第三兵团,因为接到围剿大别山解放军的命令,而深入大别山,后因这部队作战能力差,最终被蒋介石撤销。
吴绍周管理的是第四兵团,在1949年的时候在广东和解放军遭遇,最终被歼灭。
由第3、15、41师大概3万人所组成的第五兵团是由李铁军指挥,成立的时间比较短,主要就是为了中原战场作战。因其在驻马店被解放军陈赓兵团歼灭,蒋介石将兵团撤销。
东北滇军组成了第六军团,司令官是孙渡。因为淮海战役的失利,让蒋介石非常失望,便将其放到长江地带,希望他们能守护好长江防线,显然这都是蒋介石的妄想,解放军不仅顺利的突破防线,还在1949年9月将第六军团歼灭。
第七兵团是由黄百韬担任司令官,这个团曾经被歼灭两次,第一次是在豫东战役中,第二次就是淮海战役。
第八兵团比第七兵团更惨,他们被歼灭三次,第一次是由周福成作为司令,在沈阳地区和解放军作战被歼灭。
另一次是在1948年刘汝明做司令官的时候,淮海战役中败北。最后一次是汤尧领导的滇南战役,最终结局也是被彻底歼灭。
第九兵团的司令官是廖耀湘,军队驻扎在沈阳,参加了1948年的黑山和大虎山地区的战斗,结果自然是解放军胜利。
第十兵团是杨干才做司令,负责的是太原城防。后期曾经换成王靖国做司令,不过换谁都一样,1949年,解放军攻打太原地区的时候,第十兵团被全歼。
孙兰峰和黄维分别是国民党第十一和十二兵团的司令官。这两个兵团都是后期组建和整编过来的,分别参加过河北张家口地区、双堆集地区的解放战争,最终被解放军剿灭。
这里要说的是,此后第十二兵团曾经被重建,当然结局也是一样,对上解放军毫无还手之力。
第十三兵团的司令官为李弥,第十四兵团的司令官是宋希濂,第十六兵团的司令官是孙元良,第十七兵团的司令官是侯镜如,第二十一兵团的司令官是刘安琪,第二十二兵团司令官是李良荣。
以上这些兵团都和解放军在全国各地进行过激战,结局毫无悬念,都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在蒋介石的众多兵团中,其中罗广文指挥的第十五兵团、李振掌管的第十八兵团、张轸的第十九兵团、陈克非的第二十兵团,以上这些兵团先后起义,纷纷加入解放军阵营。
张轸以桂系部队还被改变成解放军的第51军,解放战争后还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用事实证明了51军的真正实力。
总而言之,蒋介石所组建的二十二个兵团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是真正打仗的时候反而因为其内部管理疏漏、司令关系不和睦导致无法发挥实力。
另外,当时中国连年战争,战士们已经疲于应对,国民党军队内部贪污腐败猖獗,战士们没有斗志。综上各种原因,最终导致国民党二十二个兵团多数被剿灭。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