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扬州70岁盲人管先生在办理手机卡时遭遇的困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管先生自幼失明,眼球缺失,双眼无法睁开,其身份证照片双眼紧闭,残疾证也明确标注“视力残疾” 。 5月4日,管先生在保姆陪同下前往某运营商营业厅办卡,原以为凭借身份证能顺利办理,却在人脸识别环节受阻。营业厅以“人脸识别是必要程序”为由,要求管先生进行睁眼认证,尽管他残疾特征明显,仍未获通融。最终,管先生无奈让女婿赶到营业厅,以女婿名义办理手机卡转交自己使用。 5月12日,央广网记者介入调查,致电涉事品牌运营商分公司。工作人员解释人脸识别是为防止新开手机卡被盗用,但对特殊用户是否有其他验证通道表示不清楚。而记者随机采访发现,涉事营业厅附近另一家同品牌营业厅表示,残疾人持本人残疾证只需拍照片留档,无需人脸识别。 即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实现相同目的或达到同等业务要求,存在其他非人脸识别技术方式的,不得将人脸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方式;处理残疾人、老年人人脸信息时,需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规定,并遵循最小必要原则 。 此次事件暴露出部分营业厅在执行技术验证程序时的僵化,未能充分考虑特殊群体需求。运营商应以此为契机,加强员工培训,提升对特殊群体服务意识,探索如指纹验证、声纹验证、人工审核等多元身份验证方式,在保障安全的同时,让技术更具温度,实现技术与人性服务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