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号到11号,中美双方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经贸高层会谈。美国媒体在5月12号报道,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表示,与中国的会谈“富有成效”且“取得进展”。特朗普在5月10号他的“真相社交”媒体上也写到:“在瑞士与中国的会晤,讨论了许多问题,达成了许多协议。”
中国代表团在5月11号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证实,双方会谈氛围是坦诚的、深入的、具有建设性的,取得了实质性进展,达成了重要共识。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美经贸磋商机制,明确双方牵头人,就各自关切的经贸问题开展进一步的磋商。 中美双方在5月12号发布会谈达成的联合声明。此间可能会有人担心,中方会不会在会谈当中让步太多。这个担心可以理解,但所担心的问题根本不会发生。首先,这次会谈不是最终的关税谈判结果,据悉双方代表团将在7月份进行第二轮贸易谈判,此次应该是对进一步沟通协商创造基础条件。
其次,虽然中方也希望打破关税僵局,但显然,美方更希望会谈取得积极成果。尽管美国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西特11号在新闻节目上称,在这一次的会谈当中,“中国人非常非常渴望合作,并让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这个话看上去也不算太错,中方当然希望合作了,当然合作是为了共赢,当然也希望恢复正常化,但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美方必须与中国相互尊重才行。
其实从美方释放的消息来看,特朗普对谈判“全面重启”表示了高度的兴奋,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谈判“持乐观态度”。与美方高调喧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方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低调克制,中方冷静从容,展现的是战略自信,美方急切放话,暴露了他们在谈判当中的焦虑处境,这从侧面反映出美国急于通过谈判缓解自身经济与贸易压力的迫切心态。
其三,从整个重启谈判的过程来看,我们是通过针锋相对的斗争,寸土不让,才逼得美方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的。特朗普把关税从145%降低到了80%,后来又有消息说降到60%以下,这都是在谈判之前就逼出来的效果,真正谈起来,税率肯定还要比60%低得多。
把美国逼到谈判桌上来,再次充分证明了一个真理:以斗争求和平,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和平亡。当你强大了的时候,对手不得不接受你的谈判条件;当你不屈不挠的时候,对手不得不低下他那颗高昂的头颅。所以与美国合作共赢,不管到什么时候,都需要通过斗争才能获得,这次中美谈判的过程再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