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媒体最近的表现有点 “破防” 了。5 月 12 日中美发布联合声明,宣布在 90 天内将关税降至 10%,并建立常态化磋商机制。 按理说这是全球经贸的大新闻,可日本媒体的报道却像被浇了盆冷水 —— 共同社的标题用 “中国称实现全世界的利益” 轻描淡写,配图破天荒地把中国国旗放在美国国旗上方,这在以往简直不敢想象。 更耐人寻味的是,所有日媒都默契地避开了一个关键话题:日本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这种集体沉默背后,藏着多少欲说还休的苦涩? 要知道,在日本民众心中,美国曾是 “天照大神” 般的存在。从上世纪广场协议到驻日美军基地,日本在经济和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刻进了骨子里。可这次美中协议却让人大跌眼镜:美国不仅首次在关税问题上与中国实现完全对等,甚至连特朗普最爱的 “美国优先” 口号都没提。 更扎心的是,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在 CNN 专访中直言 “10% 关税是底线”,这与美英协议如出一辙,但中国却用硬碰硬的姿态让美国把 24% 的关税砍到了 10%。这种反差,让日本网民彻底坐不住了:“说好的盟友优先呢?”“这比广场协议还屈辱!” 日本媒体的失落感,本质上是对自身处境的焦虑。当美中在日内瓦谈判时,日本正经历着 “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东京股市因中美协议上涨 0.38%,石油、海运板块领涨;另一方面,日本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 25 年新高,投资者用脚投票抛弃了这个 “避险天堂”。 这种撕裂的背后,是日本在美中博弈中的尴尬地位 —— 既想抱紧美国大腿,又怕被当成 “弃子”。 更让日本难受的是,美国在谈判桌上展现的 “双标”。同样是要求降低关税,美国对中国是 “对等协商”,对日本却是 “爱谈不谈”。 两轮日美谈判下来,美国不仅拒绝取消 25% 的汽车关税,还要求日本承担 5 万驻日美军军费。这种区别对待,让日本首相石破茂不得不祭出 “抛售 1.27 万亿美元美债” 的杀手锏。 可狠话放出去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却轻描淡写地说 “不希望脱钩”,反手就和中国达成了协议。这波操作,让日本网民直呼 “小丑竟是我自己”。 日本媒体的沉默,其实是对谈判前景的绝望。当中国用 “稀土管制” 和 “外交组合拳” 让美国妥协时,日本却发现自己手里的牌越来越少。 汽车产业占日本 GDP 的 8%,一旦美国关税落地,550 万就业岗位将岌岌可危。更要命的是,美国正在拉拢台积电等企业构建 “去中国化” 的半导体供应链,日本虽获邀参与,却只能分到 “边角料”—— 台积电在日本的工厂只能生产成熟制程芯片,而最先进的 2 纳米技术全放在美国。 这种 “二等盟友” 的待遇,让日本民众开始质疑:跟着美国混,到底图啥?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1985 年广场协议后,日本被迫签署 “自愿出口限制”,经济陷入长期停滞。 如今,当美中在关税问题上实现平等对话时,日本却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是继续忍受美国的 “经济霸凌”,还是学中国挺直腰杆?这个问题,恐怕连日本媒体自己都不敢深究。毕竟,当美国在日内瓦向中国低头的那一刻,日本的 “美国梦”,已经碎了一地。 日本到底该何去何从?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