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在南海做深潜试验时,顺道回了趟家,看望自己的母亲,谁知95岁高龄的老母亲,望着多年未见的儿子,竟然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时候,中国核潜艇要在南海做个大试验。黄旭华作为头儿,决定亲自上阵保证不出差错。试验结束后,他终于能回家看看95岁的老妈了。为了核潜艇,他之前30年都没跟家人联系,一直默默工作。 黄旭华年轻时在上海交通大学学造船,那时候中国工业不行,造船技术也落后。1958年,国家说要造核潜艇,他立马就答应了。从那以后,他就跟消失了一样,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秘密任务里。苏联专家走了之后,黄旭华带着团队,克服了很多困难,靠手工算、一点点摸索,终于在1970年让中国第一艘核潜艇成功下水了。这么多年里,他妈妈和老婆真的不容易,承受了好多压力。有人问起他儿子去哪儿了,老妈总是沉默不语;老婆李世英呢,一个人扛起整个家,对别人的打听也是啥都不说。黄旭华因为工作,连老爸和二哥去世都没能赶上,只能把伤心劲儿用到工作上。直到1986年,有篇文章写了“黄总设计师”,老妈才知道儿子在干啥大事。 到了1988年,深潜试验成功了,黄旭华这才回家。他站在老妈面前,老妈一看儿子头发都白了,眼泪就止不住地流。她等得太久了,都不知道咋开口了。黄旭华跪在老妈膝盖前,哭着说:“我对国家忠心,就是对爸妈最大的孝顺。”那一刻,所有的想念和遗憾都变成了理解和支持。 2019年,黄旭华得了“共和国勋章”,他把1100万奖金都捐了,设了个科技创新基金,想让更多年轻人去搞国防科技。这就是一个普通家庭为了国家默默付出的事儿,也是那个时代科技人员对祖国忠诚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