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有个弟弟,解放前领着姨太太跑到国外,拿走全部家当,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原配和一儿一女。他这个儿子,叫宝珣,当时年龄并不大,生得眉清目秀,与上面的姐姐差了七、八岁。他姐名宝姑,他父亲跑路那年,宝姑已上了大学,家中突变,宝姑顿失经济来源,无奈退学,到一家印制纸制佛像、观音的小作坊,当了名画工。本来家里原先雇了老妈子、厨子,还有车夫呢,自然也让人家都走了……这个宝珣呢,从小沒吃过苦,父亲离家时他也挺懵懂的,因为上面还有母亲和姐姐顶着,他凡事不操心,这样不知不觉地,也一年年长大了,外人看他细皮嫩肉,一幅不知愁的样子,都说到底少爷出身,不一样呢……全国解放时,宝珣也上中学了。学校里入团没他的份,高考时填报杭州大学,不予录取,尽管他的分数达到了录取线。他以为是志愿报得不合适,第二年又参加了一次高考,报了省外一家师范类院校,依旧落榜。街道主任告诉他,别考了,赶紧挣钱吧,替你姐分担点!街道主任介绍宝珣去一家做煤油炉子的工厂做工,没想到在这么一家街道办的小厂子里边,宝珣挺受欺负,重活累活让他干,好事就轮不到他,几个中年妇女都能合起伙欺负他……文革结束改革开放初期,宝珣的爹从国外回来了,原配已逝,宝珣亦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儿女。他爹印象中,宝珣白白净净,像个女孩子,一付无忧无虑又有点大大咧咧的性格。然而见到真人,有点认不出,宝珣畏畏缩缩,见了父亲点头哈腰,想伸出手握一下,又好象怕遭到拒绝似的……交谈中,宝珣总莫名其妙地干笑一下,像是应景而非发自内心,不管谁说了句什么话,宝珣总是立刻一迭声地应道“是是是,对呢”……和父亲几十年没见了,姐姐宝姑很沉默;父亲呢,见儿子如此猥琐,十分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