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有人问,如果美国把关税降到50%,我们要不要接受?如果这50%是美方的底线,还带

有人问,如果美国把关税降到50%,我们要不要接受?如果这50%是美方的底线,还带一堆限制咱们科技、产业的条件,那绝对不能接!可如果他们真心让步,没啥乱七八糟的条款,咱们可以先谈着,别把话说死,阶段性接受。 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过山车,2025年4月还把税率加到145%,结果不到一个月,美国股市暴跌、供应链瘫痪,普通家庭每年多花近5000美元,连财政部长都承认“政策不可持续”。 这种情况下,所谓的“降税”更像是缓兵之计。要是美方把50%当底线,还附带限制咱们科技产业的条件,比如要求停止半导体研发、开放核心技术市场,那咱们绝对不能接。 就像2020年第一阶段协议,中方承诺增加农产品进口,结果美方却继续制裁华为、中兴,这种“边谈边打”的套路咱们吃过亏,不能再上当。 但要是美方真有诚意,不带那些乱七八糟的条款,咱们也别把话说死。毕竟中美每年近7000亿美元的贸易额,关税过高对双方都没好处。 2025年5月的会谈中,中方就采取了阶段性接受的策略:美方取消91%的加征关税,中方相应取消91%的反制措施,同时暂停部分关税90天。 这种“以退为进”的做法,既能缓解企业压力,又能为后续谈判留余地。比如,中国汽车、电子等行业对美出口依赖度较高,关税降低能直接降低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 不过,咱们得留个心眼。美国在贸易谈判中向来擅长“埋雷”。2025年4月,美方一边谈降税,一边要求越南、印度等国减少出口商品中的“中国成分”,甚至要求企业申报成本结构,变相打压中国产业链。 要是这次降税背后藏着类似的“中国条件”,比如要求我们在稀土出口、新能源领域让步,那必须坚决拒绝。就像2025年4月中方宣布“最后一次加税”时强调的:“继续上调关税只是数字游戏,中方将不予理会”。 毕竟从历史经验看,美国的关税政策反复无常。2025年5月会谈刚结束,特朗普就改口称“145%已到顶,必须下调”,结果第二天又威胁要继续加税。 这种“朝令夕改”的作风,让国际社会对其政策可信度大打折扣。相比之下,中国始终坚持“对等原则”,商务部明确表示:“美方不取消单边关税,免谈;不尊重平等,免谈;不停止胁迫,免谈”。这种战略定力,正是我们应对美国极限施压的底气。 归根结底,接受与否的关键在于美方是否真心让步。如果只是象征性降税,却在科技、产业领域设置障碍,那咱们绝对不能妥协。 就像2025年4月中方对美加征125%关税时强调的:“主权与尊严问题不容让步”。但如果美方能以平等、互惠为基础谈判,咱们也可以考虑阶段性接受,逐步降低关税,促进贸易平衡。 毕竟,中国市场的广阔和供应链的韧性,是我们最大的筹码——即便美国关税高达145%,仍有大量企业选择留在中国,因为这里有无法替代的市场和产业链。 在这场博弈中,中国的策略始终清晰:不主动挑起争端,但也绝不怕事。就像外交部发言人说的:“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 美国若真想解决问题,就得放下霸权思维,回到平等对话的轨道上来。否则,即便关税降到50%,也不过是新一轮博弈的开始。而中国,早已做好了长期斗争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