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楼下的儿子结婚,我给了400元的红包做贺礼,今天早上他气势汹汹的来到我家,质问我你是不是故意的?我儿子结婚,你包了400元的红包,是不是什么意思?你儿子结婚。的时候我给你的红包是1200元,我一下子愣住了,完全没想到他会这样质问我。 昨天楼下邻居家办喜事,我包了400元红包。今天一大早,邻居红着眼冲进我家:"我儿子结婚你包四百?你儿子结婚我可是随了一千二!"我愣在原地,像被雷劈过的老树桩。 这些年随份子早变成了一本糊涂账。王叔家闺女满月随了六百,到他儿子升学就得添到八百;张姐十年前随我五百,现在得回八百才不算失礼。红包金额像滚雪球,滚着滚着就变成了数字游戏。有次参加同事婚礼,看见主家拿着验钞机点红包,钞票沙沙声里透着冰冷的算计。 但人情不该是明码标价的买卖。去年母亲住院,楼下的李婶天天送热汤;前年暴雨淹了车库,对门小伙卷着裤腿帮我抽水三小时。这些情分既没法用红包计量,更不能用转账记录偿还。就像老话说的"礼轻情意重",可如今人们只记住了前半句。 看着邻居发红的眼眶,我突然读懂了他的委屈。他不是真要计较八百块钱差价,是觉得情分被打了对折。我翻出泛黄的礼簿,指着他儿子出生时我守在医院送的三罐奶粉,他父亲住院时我代班的五个夜班。这些陈年旧事让他的怒气渐渐化作一声叹息。 回家翻出珍藏的搪瓷脸盆,盆底"囍"字还是四十年前父母结婚时邻居们凑钱买的。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两斤粮票、三尺布票都是沉甸甸的心意。现在的红包越包越厚,情分却越变越薄。或许该学学老一辈,把人情放在称金论银的秤杆之外——毕竟真正的交情,从来都不是"扫码支付"能解决的。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