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酷网

其实不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

其实不仅是印度自己不敢打,美国、俄罗斯和法国更不想印巴大打出手,小打可以,大打肯定不乐意,为啥?如果印巴大规模对拼干成中国装备的广告现场,这老一套美欧俄的“技术神话”基本就散了。   俄罗斯每年靠卖印度苏30、T90坦克赚走70亿美元,法国刚交付完36架阵风战机,每架2.4亿欧元的天价够养活半个达索公司。要是这些“高端货”被中国造的枭龙战机、红旗-17防空导弹按在地上摩擦,以后军火展销会上还怎么吹“性能碾压”?   这可不是瞎操心。2019年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用枭龙Block2锁定印度米格-21,一发PL-5E导弹直接打爆,残骸里扒出的俄制R-73导弹还没解锁就被击落。事后印度硬说击落F-16,结果美国派人查完清单,发现巴方一架都没少,反倒让中国导弹在国际市场订单暴涨300%。去年沙特一口气买走300枚PL-15E,卡塔尔追着要歼-10CE生产线,气得波音高管在国会跺脚:“再这么下去,中东全是中式装备生态圈!”   但真正让西方冒冷汗的,是今年珠海航展上那套“合成旅套餐”。从VT-4坦克到翼龙-3无人机,从反隐身雷达到区域防空系统,整套打包价只要北约同款三分之一。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参观完当场拍板:“先来两个旅试试水!”印度媒体急得跳脚:“这是要把克什米尔变成中国武器试验场?”可莫迪政府能咋办?自家“光辉”战机摔得比飞得多,“阿琼”坦克连自家陆军都嫌弃,买法国阵风还得被宰“智商税”——36架战机硬拆成“机身法国造、导弹以色列造、维护找俄罗斯”,一套组合拳下来单价飙到F-35的两倍。   美国嘴上喊着“支持印度崛起”,背地里算盘打得噼啪响。去年逼印度放弃S-400买“爱国者”,今年又忽悠莫迪签下30架MQ-9B无人机订单,单机价格1亿美元比F-35还贵50%。可等真打起仗来,这些宝贝在高原冻得电池罢工,雷达被中国产的电磁干扰车整成“睁眼瞎”。五角大楼内部报告早就警告:“南亚冲突可能引发跨代际装备对比,彻底颠覆现有军贸体系。”   俄罗斯更尴尬,一边数着印度送来的石油卢比,一边看着自家T-90在乌克兰被“海马斯”炸成废铁。现在连印度都开始嫌弃:“苏-30的N011M雷达在克什米尔连歼-10CE的影子都摸不着!”普京去年亲自推销苏-57,结果印度国防部转头就找法国谈“未来空战系统”,急得俄驻印大使连夜发声明:“第五代战机合作仍在推进”——可这话自己听着都虚,毕竟中国歼-20都列装200多架了。   最惨的还是欧洲,马克龙刚吹完“阵风拿下全球最大军售单”,转眼就被现实抽脸。埃及原本订的24架阵风,看到巴铁歼-10CE在507空战7:0横扫印度机群后,立马要求改成“分期付款”;阿联酋更狠,直接拿枭龙3和阵风搞对抗演练,结果法国战机在电子干扰下连靶机都没锁定就被判出局。空客防务CEO跑去国会哭诉:“中国人卖的不是武器,是整个作战体系!”   所以你看美俄法为啥拼命拦着印巴大战?去年印度越境炮击,巴方刚亮出SH-15卡车炮,新德里立马熄火——这玩意儿射程比特供版M777远10公里,价格只有五分之一,真打起来印度买的145门美制榴弹炮全得变摆设。现在中巴合研的歼-35都快下线了,印度那帮政客还沉浸在“欧美高端装备无敌”的旧梦里。真要放手让两边大打出手,恐怕不用解放军出手,光外贸版装备就能把西方军工的老底掀个底朝天。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是西方自己造的“规则”正在反噬。他们用技术封锁逼出中国全产业链,用军售捆绑养出印度这种“冤大头”,现在中国拿着自主可控的装备杀回市场,欧美俄却只剩“加价减配”这一招。就像《经济学人》说的:“当深圳的工程师开始给导弹写算法时,西方军火商的好日子就进入了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