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河·泥胡菜 北河北岸有泥胡菜。 泥胡菜,菊科,泥胡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冷凉、半阴环境,别名猪兜菜、艾草。但故乡只叫他“野蒿子”,和很多样子和它长得差不多的蒿子一样,都叫这个土名字。 野蒿子长得不好看,而且即使在春天,叶子也不茂盛,小时候“挑菜”,也就是挖野菜,都没人挑他喂猪、喂羊,而刚到春末,他就抽了“毫儿”,在叶顶中间长出长长细细的花柄,更没有了喂猪、喂羊的价值。 泥胡菜在人们眼里是没用的东西,人们“不着正眼看他”,看见他,也会漫不在意地转开目光,看向别处、别的花草…… 然而,泥胡菜对人们的漠视甚至蔑视,并不在意。他通常选择水塘边、溪边、林缘、树下、草地、荒地、田间,不与那些花开得好看、愿意“在人前显胜”的花草争好地、好地界,春初,他迎着春风钻出地面,春末,他悄悄地、不惹眼地开花,夏天,他努力地长高,秋天,他随着风的吹动,把种籽落入地表,或播向远处,等待来年重新破土…… 泥胡菜,野蒿子,虽不起眼,却自然,向人们展示着,凡物不管高大矮小、有用无用,他们的生死、轮回,就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