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将于周四在土耳其等待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 当然,这一表态看上去很积极,但背后却有几重考量。 首先,争取国际支持:乌方高调呼吁停火,意在塑造“和平捍卫者”形象,凸显俄方“侵略者”角色,进一步巩固西方援助的合法性。 其次,缓解战场压力:乌军近期在哈尔科夫等地被动防御,停火提议可为部队争取喘息时间,同时试探俄军真实意图——若俄拒绝,则暴露其“不愿和谈”的立场。 第三,谈判筹码博弈:泽连斯基要求“先停火再谈”,而非直接接受普京的“无条件谈判”,意在避免在弱势条件下仓促对话,同时为土耳其等第三方调停造势。 最后,国内政治需求:乌国内对长期战争疲劳感上升,泽连斯基需展现“主动促和”姿态,平衡主战派与民意,避免被批“拒绝和平”。 这番表态,无疑是“以守为攻”的外交策略,既回应国际社会停火呼吁,又为后续行动留足灵活空间,但真正突破,仍需双方在领土、安全等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了。